课外阅读读后感(小学生课外阅读读后感)

2023-04-12 10:41:16 情感

近期可能很多人都在关注课外阅读读后感相关的内容,今日小编也是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 课外阅读读后感 相关信息并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天(即2023年3月15日)开始阅读“袁隆平传”,又增进了对这位科学家的了解,也可以今后在课堂上,我能有更多的拓展课外阅读的话题及其内容。

否则我就和一般的老师一样,当提起袁爷爷时,一般只知道他是“杂交水稻之父”,祖籍是江西的,在四川长大,当学生问我还知道什么吗?我当时被问急了,就只剩下挠挠头皮的份儿了。事后“找度娘”成了补救措施,呵呵,这样的语文老师一抓一大把!

读书,就是为了让我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基本上长年累月,就只能守着一潭“死水”了!其讲课的最明显标志就是:ta爱讲“作文的套路”,把活灵活现的学生教得特别“死板”!

我喜欢课堂上讲起名人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和名人的趣闻来拓展课外阅读天地,这样据我的经验,娃儿很爱听!而不是生硬地照搬度娘里的内容!能做到这些的途径,唯有读读“名人传记”方可。

今年90岁高龄的袁爷爷堪称“国宝”一级的科学家,书中写到他个人经权威机构评估身价是多钱呢?看清楚了!是1008.9亿元人民币!

他的能耐是:他解决了全球每年7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连老美这种特别挑剔的国家,也在2007年,不可思议地破例把他吸收为美国科学院及其罕见的“外籍院士”!那一年袁爷爷77岁了!

袁爷爷为何名叫“隆平”?让我来告诉你,袁家的家族家谱里,他排“隆”字辈,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为了纪念出生地,他所以才叫“袁隆平”。

我之前感觉他虽然祖籍江西德安,但特别像四川人,一直错觉他生于四川,事实上他随父母躲避战乱逃到重庆生活了十几年,怪不得口音像四川人,但我知道他和钟南山一样——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特别重视身体保健,因此今年他都90岁了,还硬硬朗朗的特健康!

袁爷爷小时候酷爱游泳,而且泳技超级厉害!差点儿就进了专业国家游泳队,他还喜欢小提琴,拉琴也特专业!

插叙一下,小袁同学童年时超级调皮!为此特别好动的他,还有个外号叫“小马驹”,他曾搞坏婆婆的水烟袋,砸坏了荞面罐子搞一头面粉,看到木匠做活儿爱把钉子没处放就衔在嘴里,他也把钉子放嘴里,却一不留神吞下肚去,吓得父母不知所措!日军飞机✈️疯狂轰炸重庆万余次的危急情况下,他居然敢背着父母照样偷偷去嘉陵江游泳,回来被爸爸揍了个半死!

童年时代的“小袁同学”

我读到这里哈哈大笑!怪不得心理学家曾说过:小孩幼时越淘气长大后,越有出息!

讲真,那些娃儿调皮的家长们看到这里,大致可以欣慰了!

19岁的袁爷爷考入西南农业大学的“遗传制种专业”,他从小就对农业特感兴趣!

书中描述1930年他刚出生时,父母抱着他去逛前门楼子附近的大街,不足百天的他看到一具饿殍后,便哇哇大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住,母亲华静只好不逛街了和父亲把他抱回来,认为是那个饿死的穷人的尸体吓坏了他,也许从那时起袁爷爷就注定此生要与“饥饿”作斗争了!

他从小的理想也是——让天下人都能吃饱肚子!

他的母亲华静女士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她毕业于教会学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一点和易中天的母亲完全一致!呵呵,看来母亲的素质很重要哦!

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中山大学,毕业后任国民政府的高官,这一点可把后来的袁爷爷害惨了!

袁爷爷从婴儿时代就见不得饿殍,他懂事后明确对爸爸表示:自己对做官没有兴趣,不想考大学毕业后像父亲那样当个国民政府的公务员,他反而愿意考农校,理想就是钻研农业粮食增产的遗传制种专业,目的是让天下不再有饿殍!

23岁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的安江农校当了一名中专老师,那是1953年。

他不迷信权威,积极搞水稻的“无性杂交”,为了找到“天然不育株水稻”,他拿着放大镜在酷夏的稻田里“大海捞针”,结果中暑“昏死”过去两回,幸亏发现及时啊!好容易费了一年功夫,他才找到六株“不育稻”,经过两年的繁殖繁殖再繁殖,终于增加到可供研究的数量,他把这些“宝贝”精心栽种在20口大钵内。

不料恰逢1966年文革开始,1957年就被定为“中右”的他,又被打成“白专典型”、“牛鬼蛇神”,还准备进一步把他打成“现行反革命”!

这些政治迫害他居然都没有被触动什么,可是一听说革命小将砸了他辛苦培育了两年多的20口大钵的“不育稻”,他发疯似的跑到住处,看到满地的狼藉一片,顿时心如刀绞!

好在有两个学生助手特别懂他!闻风后悄悄在臭水沟里提前藏起来了三钵稻秧,他知道后感觉绝处逢生,激动得要疯啦!

又是两年以后的1968年,那珍贵的三钵不育秧,经过他在三地不断搬迁,日夜辛苦地繁殖繁殖再繁殖,终于变成了一小片实验田时,有人暗地里搞破坏,居然一夜之间把禾苗全部拔掉!这等于毁了他至少四年的科研成果的雏形啊!

这是和上次“毁苗事件”一样的相同历史!这一幕居然再次发生在了他身上!

那时他几乎要疯了!看到附近的废井里扔着被毁的禾苗,他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只捞出来珍贵的五株禾苗尚能存活,其余的打捞上来也因为根系被泡烂死掉,从而失去了科研价值。

不料妻子邓哲听到老乡传来的口信是:丈夫看到辛苦培育几年的稻秧被毁,承受不住打击而跳井自杀了!邓哲吓得腿脚发软,赶到井边一看,原来他不是跳井自杀而是跳进去救他的稻秧呢!看到有五株还能被救活的不育秧,她和丈夫一样不由得转悲为喜!

这五株禾苗成了救命的稻草!

当他不顾一切地再次投入研究时,厄运打击再一次降临!他却在次年(1969年)被下放到溆浦县低庄煤矿当了一名挖煤工!

那时煤矿事故不断!工人的死亡率很高!他一个知识分子从没干过那样危险的脏累活儿!

幸好他又被中央一位高官及时“解救”回来继续搞科研,八十年代初他成功了!

1980年刚满50岁的他成为国际水稻育种一流专家前往美国洛杉矶传播交流科研成果,1995年他终于以一名农校中专老师悬殊的“低级出身”,几经周折才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又过了12年,在2007年老美隔着太平洋强行把他当选为美国科学院极其罕见的“外籍院士”!呵呵,也不管我们袁爷答应不答应就这么黄袍加身的!

最令人仰慕的是在1999年,人民大会堂隆重授权把茫茫太空的一颗小行星,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他的身价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估为1008.9亿元人民币!这是不是全球“最贵的人”呢?!看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啊!

我从来就笃信这一点,才会这样酷爱读书充电!

可是袁爷爷根本不在乎这些名利!他在上级领导积极动员入党时坦诚自己没看过党章,不能对不感兴趣的领域强行介入,领导急了!说你不入党怎么当湖南农科院院长呢?他早就拒绝过这个大官职!最终还是没当!最后只是挂了个“名誉院长”而已。

此外,什么政协委员啦,人大代表啦,这些别人艳羡无比的官职,也都是强行砸到他头上,实在拒绝不掉他才当的,不过他还提了个条件:我当可以,但是除非特别重要的会议非参加不可,其余“文山会海”类的务必请别打搅我,因为我要搞“科研”!我没空去应酬那些劳什子的会议!

他33岁才闪婚找到另一半,因为外表不帅,也没钱,还家庭成分不好,他生活中更像个老农,一米六九的身高,满脸皱纹,穿戴简朴,他曾自詡自己——“不是在实验农田里,就是在去实验农田的路上”。

他买衣服特别喜欢便宜货,十块钱的衬衫一买好几件,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三个儿子小名起得也简单,大儿子出生在“五一劳动节”,干脆就叫“五一”,老二老三依次叫“五二”“五三”,呵呵呵,袁爷爷太幽默了!连给娃起乳名,也那么“任性、直白、可爱!”

年轻时的袁爷爷,即使照相也得站在稻田里

哦,对了,他外表因为像个老农民,还闹过一次著名的笑话。

有一次,他作为首席专家带领湖南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去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研讨会时,被对方误认为那个派头外形特有范儿的助手——陈一吾才是“袁隆平”,而他只是个助手!陈一吾被对方优先拥抱致礼并大声喊着:“欢迎您!袁隆平先生!”而当美方意识到自己以貌取人认错了人时,这个美国佬先调皮地做了个鬼脸,又拼命拥抱真正的袁爷爷,再次行贴脸礼并真诚地道歉!

呵呵,看来袁爷爷“不爱装修自己”,这样的后果呢,的确有点儿关键时刻会掉链子的哦!

真正搞科研的人,爱钻研的业内人士,他们都看起来都比较土气落伍,因为他们没时间玩那些“装修面子”的噱头!有时间宁肯多读点书也不去搞那一套!这和我抨击“垃圾同行”,诸如男的衣冠楚楚像个大知识分子,女的如胡红梅之流气质如兰云云,都是不谋而合啊。

最后,我希望袁隆平爷爷健健康康地活到至少110岁!以便为社会和全人类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最深刻的体会!

作者介绍:

桑玲,生于 1975 年,原为南外仙林分校语文教师,后辞职单干,曾先后在《读者》、《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报》、《教师报》、《教师博览》、《上海教育》《山东教育》《广东教育》、《宁夏教育》、《语文报》等全国重点报刊杂志上,一共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 100 多篇,其中我的《教我战胜自卑怯懦》一文,曾获得《读者》杂志社“纪念创刊 25 周年”征文一等奖(全国获一等奖者仅仅 5 人),获奖作品刊登在《读者》杂志的 2006 年第 6期三月 B 版上。可以在新浪博客《涌源作文》上查到原件照片!还被全国一级期刊《教师博览》特聘为“专栏作家”。从教 20 多年以来,曾辅导小学生在《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作文》《少年作文大世界》《小星星》《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马小跳》《同步作文周报》《快乐日记》《作文总动员》等全国重点报刊杂志上发表作文 500 多篇,可以在新浪博客《涌源作文》上查到原件照片!曾多次获全国少年儿童作文征文和各类作文竞赛大奖,其中曾辅导学生获得中国少年作家班全国征文一等奖,江苏省 2009年度“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征文的特等奖!曾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报》全国征文大赛,参赛的作文《奋进》有 36 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征文 16 篇!办学特色坚持走“大语文”的教育路线,坚持亲自授课和当堂批阅作文,惯于用业余时间积极阅读“充电”的积累,力求在作文课堂上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地激发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编写的教材有《涌源作文》《涌源阅读训练》《涌源文库》三部书,给每个年级授课时,力求三本书贯穿课内课外,使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教材将会不断校对和更新,以求跟上时代潮流。

以上就是关于课外阅读读后感 相关问题啦,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课外阅读读后感问题,关注我们的下次更新哦

14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1409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数学小报二年级(二年级数学图形手抄报图片)

下一篇:读书笔记的范文(找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