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有所思(建党100周年诗词精选)
2023-04-12 10:44:24 情感 精选 诗词 建党 七律
近期可能很多人都在关注七律有所思相关的内容,今日小编也是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 七律有所思 相关信息并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龍雲之子
偶然读到两位相隔千年的诗人,各自写的七律《有所思》,颇有感触,乃分享给读者。希望读者也“有所思”。
唐代诗人刘希夷写的《有所思》
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刘希夷 (唐)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唐代诗人刘希夷所写的《有所思》,在描写一个“半死白头翁”对人生的悲催感慨,京都洛阳城每年的景色是“花开花落”,年轻的女子在叹息桃李花的零落,而半死白头翁却在哀叹明年人是否复在。
原本俊秀挺拔的松柏被砍伐作为柴薪,原本生机盎然的桑田变成了大海,故去的人不复回到洛阳城东,今人还在面对落花的风。年年岁岁花还是那花,但人已不同。
寄言青春红颜少年,应怜悯这位已是半死的白头翁。这位可怜的白发翁,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曾经也风光火热过的白头老翁,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了,只见原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悲啼。
《七律·有所思》
毛泽东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原件上为“七亿人民有所思”,不知何故改为“故国人民有所思”
1966年5月,73岁高龄的毛泽东离开首都,5月15日在杭州;17日到故乡韶山,在滴水洞住了11天,这首《七律·有所思》就写于韶山滴水洞。
古今两位诗人的意境对比
下面唐代诗人简称为“白头翁”;当代诗人为“老者”。
1) 唐代的“洛阳城的花开花落”;对当代“神都北京的有事时”。
2) 唐代“白头翁”以“半死”的心境哀叹人生的短暂;而当代73岁高龄的“老者”却是兴致勃勃,又到南方的杭州“踏芳枝”。
3) 唐代“白头翁”在哀叹“原本俊秀挺拔的松柏被砍伐为柴薪”;当代“老者”却是“青松怒向苍天发”,只有“败叶纷随碧水驰”,在描述“老者”意气风发依然的心境。
4) “白头翁”眼里看到的只有秋风扫落叶的“落花风”;而“老者”的心里却是“一阵风雷惊世界”的豪情。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5) “白头翁”在哀叹红颜不再,原本绿油油的桑田不再;而“老者”却是“满街红绿走旌旗”,人老心不老,仍是颗红色的变革之心,生机盎然的绿色之心。
6) 孤独的“白头翁”眼前是,原来的莺歌燕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悲啼;而“老者”却是在“凭栏静听潇潇雨”,希望看到“七亿人民有所思”,而不是老者独自一人的“有所思”。
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50年岁月已过,今日是到了“十四亿人们有所思”的时候了。“初心不变”,“红绿本色不改”,大概就是老者所要表达的“有所思”吧。
以上就是关于七律有所思 相关问题啦,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七律有所思问题,关注我们的下次更新哦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1492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下一篇:曲终人散
- 踏遍天涯路(伍佰) 235
- 被老公打屁屁的故事 228
- 妈妈患癌我无奈献身女雇主换治疗费 225
- 我被港商包养后的生活很尴尬 206
- 浴室门前 179
- 和处男第一次性爱的真实体验 171
- 人间五月天(久久精品青春五月天综合网) 145
- 熟女自述:灵肉一体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136
- 男朋友多次爽约或者推迟约定,每次都有理由,但我很难受,越来越委屈憋闷,我该怎么办 134
- 我与村主任老兵的情感故事 131
- 下辈子,我还要和你在一起 128
- 编外消防员(消防合同制能干多少岁) 126
- 温暖的暖(懒洋洋的懒怎么写) 124
- 祖国颂诗歌(诗朗诵《党旗颂》) 123
- 爸爸的爱情遗言 120
- 终生为你去放羊 118
- 泸定桥简介(去泸定必去的几个景点) 118
- 母亲的纺车 111
- 别留下我一个人 110
- 即使有下次,我依然会奋不顾身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