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从《大时代》到《岁月风云》
2023-04-12 11:14:07 港剧点评 剧评 电视剧 剧情 1992 中国香港 大时代
biangbiang~~再用豆瓣把以前的论文存个档~1992年,香港TVB推出了《大时代》,武侠剧的发展上已经接近饱的TVB转向了家族商战剧,打下了一片新天地。而《大时代》更是成为TVB的一个辉煌,甚至引发了以后郑少秋一推出剧目香港股市就下跌的“丁蟹效应”。2007年,TVB和央视合作推出大剧《岁月风云》,却收视惨淡,只获得了当年TVB的最佳宣传片大奖。 15年的时间跨度,刘松仁依然宝刀未老。也许老去的,是香港人90年代初那份自持自重甚至自信自负的地域文化心理。阮梅VS容秀风:从青春玉女到拜金女郎纵观《大时代》、《岁月风云》这类的商战家族剧,一般都涉及到老幼两代。当老戏骨们用着他们炉火纯青的演技演绎着香港这个金融城市的风云瞬息变换时,年青一辈除了参与其中熏陶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爱情话题的展开。战场和情场的交替攻势产生了诸多优势。帅哥靓女的儿女情长,和商场角逐的尔虞我诈,某种程度上阴阳互补,不仅可以调节电视剧的节奏的平衡张弛有力,也从某种程度上扩大的受众群,使得不同口味的观众在电视剧中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剧情。这里着重分析的两个角色,是《大时代》和《岁月风云》中幼辈中的女主角。从家族剧人物设定结构来说这两个女主角的功能基本一致,然而人物的性格定位却有着天壤之别:《大时代》里面,周慧敏饰演的小犹太阮梅对于生活消费极端的苛刻,吃着剩饭剩菜,穿着像个乡下妹,五年可以只花一万多。她不经世事,她懵懂无知,却又带着孩子一样的倔强和决绝。在她所喜爱的男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她可以无知无畏地站出来说,他是我的男人,你不许动他。然而《岁月风云》里面佘诗曼饰演的容秀风则是不折不扣的拜金女郎,她精明能干,不择手段。如果可以赚到钱,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向男人接连不断地送上自己的香吻。不仅仅是性格,幼辈女主角在商战家族剧中的功能也由单一走向多元:15年前的《大时代》,阮梅或者蓝洁瑛饰演的罗惠玲,对于男主角成长及性格的塑造和商战中的决策有着影响力,但是她们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到商战中。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有着“反物质主义”倾向,带着浓厚的“精神主义至上”观。就像阮梅对自己生活消费的苛刻却对刘青云饰演的方展博可以耗尽所有继续,就像罗惠玲可以把一枚20块钱的戒指当做面对艰辛生活的全部动力甚至为它失去生命。然而15年后的容秀风则不再把爱情当做唯一的信仰,她们并且和男性一样把自己的疆域从情场扩大到了战场。又如同2008年TVB台庆大戏《珠光宝气》中的康雅言及康雅思,在爱情、工作公关之间回旋。这些曾经家族剧商战的门外汉,成为了商场中尔虞我诈的重要成员。如果看电视剧是种消费,那么这位幼辈女主角则是吸引年青男性观众关注的一种“女色消费”。TVB在15年前后推出了两款包装完全大相径庭的消费品,说明香港人的消费口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怀踹着15年前的女性审美观,大多数人渴望着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童话中的公主。然而15年后,当那样青春无敌的TWINS也能被卷入艳照门,香港人的洛丽塔之梦是不是终于支离破碎。阮梅似的女子已经销声匿迹太长时间,任谁都不再做这样的白日梦,TVB也随着这种女性审美观的改变对女主角重新定位。悲剧VS喜剧:从引导思考到一味迎合先看《大时代》的结局:《大时代》的最后,方展博一雪前耻。然而决战关头,阿博终于发现,这个存于现世的特殊法则不过是撞大运:“要赢一个如此好运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你比他更好运”。于是功毕一役,得报深仇。然而他心爱的阮梅却放开了手中的红丝带死在了他的怀中。豆瓣上有网友把《大时代》和《水浒传》结局做了比较:“《水浒》好,好就好在投降,好在它不是尘埃落定的英雄神话,而是不得超脱的无常悲歌……《大时代》好,好就好在死光,好在它不是团圆完满的和谐收场,而是了无生路的既定格局。”再看《岁月风云》的结局:央视的宣传片中这样形容这部剧:“这是一个家族经历的悲欢离合,讲述大时代背景下人的故事,这是两地携手共赢的辉煌经历,表现划下子孙振兴民族工业的岁月风云……”(活脱脱的央视腔调)。《岁月风云》的最后,民族企业华喆汽车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松仁一段充满民族荣誉感的讲话掷地有声,林峰饰演的华振邦和容秀风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冰释前嫌。思辨式结局到结构化结局的转变,背后是电视剧中文化张力的萎缩。1992年的TVB编剧似乎还有着强烈的辩证哲学的思维,他们敢于挑战观众内心的完美主义倾好,敢于设定一个略微宗教虚无主义的命题于大结局的命悬一线之中。然而15年后的编剧们似乎不再有那般的大气。甚至某些收视高或受注目的剧集会因应观众的意愿而作修改,制作另类的大结局故事。例如《古灵精探》的“生死大结局”,让观众投票决定男主角的最终命运。至为了打击亚视本港台的节目收视,预留两集或将最后一集加长为两小时,放在星期六、日的黄金时段播出以冲击收视高点。不难看出,这些结局甚至整个的剧情,都开始迎合某些东西。当TVB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TVB开始处于一种下滑期焦虑期。对于一切由收视率做主的TVB,观众开始被捧上至高无上的位置,超越了TVB本身。电视剧开始更多地成为一个商业命题。而另一方面,当香港回归后两岸交流增多大陆的政治气候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香港电视产业,电视剧又被浸润了官方话语体系,电视剧又可以成为一种政治命题。15年香港地域文化心理变迁我想,90年代初的香港地域文化心理是自持自重甚至自信自负的。战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香港是中国的“文化孤岛”、而90年代初,对于未回归的香港,中国政治中心北京和英国对于香港都是鞭长莫及,所以无论是大陆文化系统还是英国的文化系统都只能对香港的地域文化产生渗透作业而绝非派生作用。而彼时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没有美国次贷危机香港是东方之珠是亚洲四小龙,地域的卓越的经济地位是可以形成一种充满优越感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心理的。而在这种情况下,TVB推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大时代》,商战家族剧题材的电视剧大热。然而2007年,香港回归已经十周年。香港的地域文化正在和大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作为2007年TVB和央视的首度合作,《岁月风云》被打上了深重的民族主义符号成为了地域文化讨好官方主流文化的一个工具。企业奋斗史取代个人奋斗史成为电视剧最主要的价值观,集体主义(华喆企业)粉墨登场取代以往的个人主义(方展博)。然而,较低的收视率以及TVB年度颁奖典礼上全盘皆输都可以看出,这样的谄媚却遭到了香港本土本土的反感。当然,这样的讨好同样没有对上内地观众的口味。《岁月风云》在内地播出的普通话版本中大量使用《秋天不会来》等网络歌曲作为配乐,本是讨好之举却被指责为鄙夷低估了大陆大众文化欣赏水平,形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同样,2008年的台庆大剧《珠光宝气》里,当大家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跟大陆商人谈合作,当青岛发展计划代替股市成为商战的途径,不得不说,电视剧里所刻画的香港,已经变了模样:那个一掷千金的金融中心,成为了俨然大陆经济的助推器或者民族经济发展的培植地,自身存在价值已经渐渐被陪衬价值挤压。看过《大时代》的人应该对于阮梅演唱的那首《红河谷》映像深刻。这首经典歌谣已经有了广为流传英文版和中文版,可是周慧敏就是能对其他版本“不屑一顾”和着剧情把一曲粤语版唱得如此婉转动人。虽然仅仅只是一首歌谣,然而今天的TVB,还会不会有这般的傲骨凛然呢?TVB是香港电视文化产业的龙头,对于香港大众文化影响深刻。也许,TVB对于其产出的连续剧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地域文化的优越和官方主流文化的谄媚中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平衡点。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2445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时代《最难忘的经典》
- 大时代《大时代》好,好就好在死光 150,322
- 大时代《如此年代满障碍,如此时候没有将来》 133,614
- 大时代《丁蟹经典结案陈词》 69,378
- 大时代《留下的只有永远的“孝婷恋”》 66,202
- 大时代《荡气回肠的大时代》 35,883
- 大时代《我爱港剧的年代》 33,441
- 大时代《我对方展博很失望!》 32,481
- 大时代《膜!拜!韦编的脑回沟!!!》 31,986
- 大时代《说一些严重影响剧情连贯的删减片段》 26,312
- 大时代《和你的相遇迟了18年》 26,060
- 大时代TVB《大时代》所有配乐 24,206
- 大时代我与《大时代》的十一年 17,689
- 大时代《大时代》里一个很邪门的细节 17,208
- 大时代《也说孝婷恋》 16,205
- 大时代杂记港剧无上神作《大时代》(吐槽多,似贬实褒) 13,631
- 大时代《大时代》 13,527
- 大时代《丁蟹和黄晓明。》 13,117
- 大时代神剧!战神丁蟹!而后制霸《大时代2》全剧! 12,990
- 大时代《试着理解她:蓝洁瑛》 12,826
- 大时代《任其流年暗中换,至死不忘少年心》 1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