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 第三季《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莉拉、莱农与渣男尼诺的三位一体》

2023-04-12 11:26:29 剧评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美国 意大利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三季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三季《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莉拉、莱农与渣男尼诺的三位一体》

在HBO还没播出这部剧时,我在2017年就一口气读完了全部4本小说。在微信读书上,4000多页。读它就像吸毒,欲罢不能,书中有些情节的书写难免让人觉得刻意、狗血,乃至恶俗。读完后又大呼不妙,心里非常堵得慌。为什么一个发生在意大利肮脏、破败的那不勒斯小镇的故事,会让很多中国读者觉得偷窥了自己的生活?

大概是作者的描写过于真实,尖锐,把所有人赤裸地一层层剥开,就像剥洋葱,剥到最后你会流眼泪。然后告诉你,所有人的个人奋斗,都是一场溃败,一种避无可避的幻灭和失落,以鸟瞰人生的高度告诉你,你一点都不特别。

把一个低俗的故事写得如此具有穿透力,我想只有女性才会感知到那种刺痛感。如果故事换作男性来写,也许会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那种。

直到看了HBO电视剧版的改编,从布景到选角,台词到摄影,都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但读小说的体验就不一样,作者每个章节的结尾都会留一个钩子(悬念),当你正在关心主人公在命运攸关的时候做何选择时,作者就立马调转枪头,去叙述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书中主人公说话时常云遮雾绕,留足想象空间,读很久都不见对这句话有所解释,这种吊人胃口的写法实在烂透了。后来略微懂了一些剧本创作原理,知道这就是一种编剧们用的很熟练的技巧:像猫一样勾引,像兔子一样躲闪,欲盖弥彰。

电视剧因为有好看的画面,有被压缩的时间,那种看不到最后的结局的急迫感、被作者吊着情绪的不耐烦,会略微冲淡一些。而且剧版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上学-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出轨-离婚-事业小有成就-子女陆续离开-老年独居,都非常drama,非常痛苦灼热,羞耻隐忍,非常女性主义。

小说和剧都是彻头彻尾的女性主义,作者身份很神秘,据说是一位意大利教授的妻子,从未在媒体面前露面,只接受电话或书信采访。有人猜测,主人公莱农或许就是这位作者,也可能莉拉与莱农是作者的一体两面。

其实,从读完全书到追着看了几集剧,加之社会阅历的增多,对人性的阴暗面的认知,我倒是觉得莉拉是一面,代表理想主义和自我封闭,莱农与尼诺是一面,他俩骨子里是一样的,代表女版、男版的精致利己和不断向上攀爬的欲望。

这是浅一些的解读,如果更深一点,其实这三人是一体的。我们会被和自己截然相反的人吸引,可能她/他对应着我们身上不具备的人格特质。说来奇怪,创伤总是带给人一见钟情的感觉。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生存,想在感情的风暴、道德的旋涡中不下坠,需要面对的风险很微妙。大白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莉拉智慧、勇敢、不妥协、横冲直撞,最后落了个离婚、爱她的伴侣出走、小女儿失踪、老年强迫症般想要抹除有关自己一切痕迹的终局。

莱农与尼诺是两个不折不扣的人渣人设,他们都读过书,懂得利用规则和打造虚假形象博取他人的好感和无私帮助。当然,由于女性身份,莱农凭借乖巧和怯懦隐藏了一部分利用他人的企图,不像尼诺那么轻浮和虚伪。

莱农身为作家,自我反思能力要强一些,老年时陷入回忆,坦诚地说出了: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她用功读书,她接近莉拉想要获取智慧,她大学的富二代男友,她的上流知识分子出身的丈夫,她的出版社工作的婆婆,都是她的阶梯,帮她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让她从贫穷、自卑、没有个性的小镇女孩摇身一变,变成了城里时髦的女作家,一个知识阶层的贵夫人(表面看来如此)。

她成名后还愿意回到那不勒斯,还愿意和莉拉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搅和在一起。不客气地说:她是为了获取小说素材。知识分子的生活太平淡、太单调,缺乏一种生猛,一种无知无畏,一种激情,一种混乱,一种作家们非常渴望的故事性、复杂性、宿命感。

而尼诺,背负了小说和电视剧最多骂声的角色,他活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明明小时候讨厌父亲的滥情和不负责任,自己长大后变成了比他坏100倍的人。他追求老师的女儿、利用家里有钱的同学去海滩度假,他娶银行家的女儿,他利用莱农的社会地位,他走马观花般换情人,还和50多岁的保姆偷情被莱农撞见。他是无差别的博爱,是个女的就行,所有人就像一次性使用的消费品,用完就扔,很能理解第三季观众看到为尼诺生子被无情抛弃的女孩的苦楚和幽怨。

同样怀孕被他抛弃的莉拉,也没见他有任何愧疚,甚至当着莱农的面说出莉拉的脑子、性格、乃至在性方面有问题。他嘴巴里说着理解女性,赞美女性智力和洞察,共情她们生命被家务、婚姻等琐事浪费的话,用“女权男”的身份接近女性,然后压榨,满足自己。这是操控,不是爱。

关于尼诺这种骨灰级文艺渣男,还有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痛苦不安的问题:他如此龌龊,为什么还让这么多女性着迷?他的渣,其实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这种带有很强迷惑性和欺骗性的人格,心理学叫NPD,严重点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黑暗三角人格,属于非常危险的变态人格。很难改,所以他的行为给人一种不可预测性,因为他的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他到底怎么想的,很多网友其实都能撕破他的假面。

他到底有没有才华,莱农的婆婆一针见血指出真相:“萨拉托雷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他喜欢取悦掌权者,而不是为某种理想而奋斗,他会成为一个附庸权贵的技术官僚。

……他谁都不是,对于一个谁也不是的人,渴望成为个重要人物这对他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导致的结果是:萨拉托雷先生会是一个不可靠的人。”

这种漂浮不定的人,不可靠、不可信、不可交。集有趣、敏感、狡诈、邪恶、丑陋、虚无于一体,无视道德和一般的社会规范,享受在污泥里打滚的各种低级乐趣。

莱农和尼诺,一个小说大卖,功成名就,女儿们生活得也不错,一个直接抛弃年少的理想步入政坛,继续玩弄女性,在母亲的葬礼上像孔雀开屏一样念悼词。他们是过得不错,但是从内心深处,他们失去了一种纯真,一种直面真实自我的勇气。

真实自我的丧失,就像《蛤蟆的油》里的情节: 一看到自己的丑陋,会吓出一身油 。

这种纯真的丧失从他俩青少年时代就露出端倪。尽管性别不同,他俩都迷恋有着坚硬内核的莉拉,被她吸引,想要一直从她那里获得能量。反之,莉拉也会被摇摆不定、性格懦弱、善于隐藏自己真实意图的这两人吸引,大概是她过于自恋,想当引路人吧。也或者,她倔强了一辈子,自尊带来的神经紧张让她偶尔也经不住诱惑,想要不顾一切的堕落一次,所以她才会堕入尼诺拙劣的情网。堕落和偶然才有故事性,这一点,在带有自毁气质、清醒异常的莉拉这里也不能免俗。

也许每个人都想事业感情波澜壮阔,同时又不想弄脏自己的双手。但是最后,大家都失去了一些东西。莉拉一直保持着真实和不可征服的高傲、睥睨一切的尖酸刻薄,但是她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信任他人、比如希望、比如自尊。

所有,莉拉在小说的第四部想要消除自己在世上的一切痕迹的动机很简单:一个高傲的人被生活损毁了。她为自己的存在感到羞耻、难过。如果莉拉的小说出版,吉耀拉那句:“只有你身为你女人才知道的丑陋秘密”,类似感受也会出现在她的小说母题上。被当做物品欣赏,被当做工具使用,性骚扰、性剥削从来都等不来一句真诚的道歉。小说里,男性凝视比比皆是,小镇的男人们看到漂亮女性就像看到诱人的食物。美貌是原罪,怪只怪食物太诱人了。

四部小说,3个小镇青年恢弘的一生。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有向上的原动力,也有向下的堕落的欲望。生活并不像小时候想的那般美好、那般明亮有趣,一路高歌猛进、鲜衣怒马,经历挫折总会迎来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种灰败、一种痛苦、羞耻、想要逃避,想要自我封闭的经验是植入个人内心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可以轻松撬开任何一扇门。

虚构作品承载人们的想象和在现实中压抑的一部分自我。回到现实,想起B站上有个博主说:感性有两个源泉,一个是想象,一个是欲望。我想前者代表感情至上的女性,后者代表欲望至上的男性,两个人的需求是错位的,所以女性每每和男性恋爱、结婚,谈论个人成长和人生意义,都会体验到彻骨的孤独。

小说和电视是娱乐产品,是生活的调味品,可以追求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因为不必像现实一样经历个人信念的崩塌和重建,生活是严肃的,如果允许特别多道德的模糊性,无论从哪个层面,都是一场人生意义的失落和溃败吧。

2022.3.5 写于北京

47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4030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的天才女友 第三季《写给自己 持续更新ing》

下一篇:我的天才女友 第三季《男性知识分子的粗暴与两种“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