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尚食》的一些历史科普

2023-04-12 11:29:27 国产剧点评 中国大陆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古装 尚食

尚食《尚食》的一些历史科普

本评是对《尚食》出现的一些历史进行科普,如诸位有补充或者有错误还请指正,谢谢!

41.郭贵妃的毒酒

在第二十七集中,郭贵妃欲给皇后毒酒,此时皇帝进来将其抢走并饮掉,随后崩逝。此事并非子虚乌有,在野史中可查。

疑饮。帝在位,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官上寿,帝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帝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妃失色,然无及矣。俄而帝崩,妃自经死,时适雷。——明·吕毖《明朝小史·卷五·洪熙纪》

仁宗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宫上寿,上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上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妃失色,无及矣。俄而,上崩,妃自纪死。时适雷。——明·祝允明《野记·卷二》

40.张约斋牡丹会

在第二十七集中,张皇后大寿,郭贵妃见到姚子衿抚琴时众女跳舞,提及张约斋的牡丹会,还吟诵了一首诗。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张功甫,号约斋……王简卿侍郎尝赴其牡丹会云:"众宾既集,坐一虚堂,寂无所有。俄问左右云:'香已发未?'答云:'已发。'命卷帘,则异香自内出,郁然满坐。群妓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别有名姬十辈皆衣白,凡首饰衣领皆牡丹,首带照殿红一枝,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

其中所描绘的画面与剧中一致。

39.明仁宗平反建文奸臣后代

在第二十五集中,姚子衿高光时刻,向皇帝说明了建文奸臣后代的悲惨遭遇,之后皇帝便宽宥这些人,记载在《明实录》中。

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十一月初一日) 朔,御札付礼部尚书吕震曰:建文中,奸臣其正犯已悉受显戮,家属初发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并习匠及功臣家为奴。今存者,既经大赦,可宥为民,给还田土,凡前为言事失当谪充军者,亦宥为民。——《明实录·仁宗实录·卷七》

38.明仁宗御制诗

在第二十五集中,朱瞻基和姚子衿谈话中提到了仁宗在东宫时与曾子棨象棋对诗,此典在多部史料中提及。

明仁宗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弈,因命曹子应制诗云:“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十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旌旗过楚城,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残枰。”帝和云:“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又云:“楚汉争雄动战争,不劳金鼓便兴兵,马行二步鸿沟渡,将守三宫细柳营;摆阵出车当要路,隔河飞炮破重城,幄帏士相多机变,一卒功成见太平。”——明·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四·捻须寄》

仁庙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奕,因命曾子綮先生应制,诗云:「两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旌旗逼楚城。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残枰。」仁庙和云:「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词意宏伟, 尤胜前诗,(「尤胜前诗」,「尤」 原作「犹」,据明历代小史本改。)君臣之器量见矣。——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七》

据说《永乐大典》里专门有《象棋传》记载此事,我没有找到。

君臣之器量见矣

37.苏易简雪夜醉酒

在第二十四集中,姚子衿提到的苏易简雪夜醉酒典故也出自《山家清供》。

太宗(宋太宗赵光义)问苏易简日:“食品称珍, 何者为最?”对日:“食无定味, 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有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记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南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冰壶珍》

苏易简(958—997年),字太简,北宋大臣,与苏舜钦、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

苏易简雪夜醉酒

36.洞庭饐、石子羹

在第二十四集中,姚子衿和梅少渊的谈话中提到了洞庭饐,出自《山家清供》。

旧游东嘉,时在水心先生席上,适净居僧送饐至,如小钱大,各和橘叶,清香霭然,如在洞庭左右。先生诗曰:“不待满林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因询寺僧,曰:“采蓬蓬与橘叶捣之,加蜜和米粉作饐,合以叶蒸之。”市亦有卖,特差大耳。——南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下:洞庭饐》洞庭饐

梅少渊提到的石子羹也出于此:

溪流清处取小石子,或带藓者一二十枚,汲泉煮之,味甘于螺,隐然有泉石之气。此法得之吴季高,且曰:“固非通霄煮食之石,然其意则甚清矣。”——南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下:石子羹》石子羹

35.口罩

关于明朝伺候吃饭的太监戴着“口罩”记载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

站着两个太监,他们的嘴被一种用纸板制成的东西一直封到耳边。——《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太监戴“口罩”最早出现在元朝,为了防止他们的气息影响大汗或后妃的食物。

在大汗身旁伺候和预备食品的侍者,都必须用美丽的面纱或绸巾将鼻子和嘴遮住。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呼出的气息触及大汗的食物。——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二卷:忽必烈大汗和他的宫廷西南行程中各省区的见闻录》太监戴口罩

34.太平什锦灌藕

在第二十二集中,太子妃提到了太平什锦灌藕,记载在《太平圣惠方》中。

益心润肺。作胸膈烦躁。除咳嗽。灌藕方。生藕(五挺大者)生百合(二两)生薯药(三两)白茯苓(二两末)枣(三七枚去皮核)生上将百合薯药天门冬烂研。入蜜更研取细。次入枣瓤。次入茯苓。次入面。溲和。干则更入少食之。治肺气疗虚羸。喘息促急。咳嗽等。宜服杏仁粥方。——北宋·王怀隐、王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食治咳嗽诸方·灌藕方》灌藕

33.傍林鲜

在第二十二集中,胡尚食将笋装土制成傍林鲜,朱瞻基提到《山家清供》里的傍林鲜就地食用更加鲜美。

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文与可守临川,正与家人煨笋午饭,忽得东坡书,诗云:“想见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不觉喷饭满案,想作此供也。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今俗庖多杂以肉,不思才有小人,便坏君子。“若对此君成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东坡之意微矣。——北宋·林洪《山家清供·上卷:傍林鲜》

文与可:“胸有成竹”主人公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傍林鲜

32.丹青石漆

在第二十一集中,梅少渊与朱瞻基的谈话中提到了丹漆、石青等,奸商趁机哄抬物价,此事记载于《大明会典》中。

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更不究产物之地、一概下郡县徵之。逼迫小民、鸠歛金币、诣京师博易输纳。而商贩之徒、乘时射利、物价腾踊数十倍。加不肖官吏、夤缘为奸。——明·李东阳《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五》

夤(yin)缘:比喻拉拢关系。

因缘为奸:指互相勾结干坏事。

上(仁宗朱高炽)曰:“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仁宣致治》丹青石漆

31.食疗本草

在第二十一集中,姚子衿提到治卫王咳嗽时的冻梨,记载于《食疗本草》中。

(二)又,卒咳嗽,以冻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中内以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灰中煨,令极熟,出停冷,去椒食之。〔心·嘉〕——唐·孟显《食疗本草·卷下·梨〈寒〉》食疗本草

30.太祖厌“僧”等字眼

在第十八集中,苏月华找姚子衿询问自己失败的原因,提到了太祖皇帝曾在皇觉寺为僧,记录在《明史》里。

至正(元惠宗年号)四年……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清·张廷玉《明史·本纪·卷一:太祖一》

又说到太祖厌恶“僧”之类的字眼,在野史中也有记载。

以意解字,帝心多疑,每虑人侮己,杭州儒学教授徐一夔尝作贺表上,其词有云“光天之下”,又云“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上(太祖朱元璋)览之,大怒曰:腐儒乃如是侮我耶?“生”者,僧也,以我尝从释也;“光”则摩发之谓矣;“则”字近贼。罪坐不敬,命收斩之。——明·吕毖《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太祖厌“僧”等字眼

29.《辋川图》

在第十七集中,苏月华盗走《辋川图》,向胡尚食提到了“梵正”。

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鲊臛、脍脯、醢酱、瓜蔬 ,黄赤杂色,兜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北宋·陶谷《清异录·卷下:辋川小样》

梵正,为五代时尼姑(比丘尼)、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样”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是个文化修养颇深,而有技艺超群的才女厨师。

《辋川图》是王维(字摩诘)晚年隐居辋川时候在清源寺壁上所作的单幅画,后来清源寺圮毁,所以此画也就早已无存,现在人们所见到的都是后来的临摹本。

梵正

《辋川图》

28.春兰秋菊

在第十七集中,开席的前菜叫“春兰秋菊”,剧中也说明此菜来自《乾淳岁时记》,其中乾淳是宋孝宗年号。

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曰:“春兰秋菊”。——南宋·周密《乾淳岁时记》/《武林旧事·卷三:重九》

而姚子衿的二十四节气馄饨则在《烧尾宴食单》中有记载。

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生进鸭花汤饼(厨典入内下汤。)同心生结脯(先结后风干。)——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春兰秋菊

27.张皇后怀孕

在第十三和十四集中,朱高炽的皇后被诊出“喜脉”,只有女司药和盛寅诊出隐有“滑胎”,张皇后也知自己并非有孕,亲自恳求仁宗相信自己,此事剧中应为郭贵妃作祟,而《明史》记载此事是发生在张皇后为太子妃,即仁宗还为太子时。

仁宗在东宫时,妃张氏经期不至者十月,众医以妊身贺。寅独谓不然,出言病状。妃遥闻之曰:“医言甚当,有此人何不令早视我。”及疏方,乃破血剂。东宫怒,不用。数日病益甚,命寅再视,疏方如前。妃令进药,而东宫虑堕胎,械寅以待。已而血大下,病旋愈。当寅之被系也,阖门惶怖曰:“是殆磔死。”既三日,红仗前导还邸舍,赏赐甚厚。——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盛寅传》

26.仁宗禁樵

在第十五集中,朱高炽提到了居庸关以东禁樵一事,在《明实录》中有记载。

上日古山林川泽皆与民共……非公家专有之。……其居庸关以东与天寿山相接,宜禁樵。——《明实录·仁宗实录·卷三》

在《明朝纪事本末》中也有记载此事。

九月,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清·谷应泰《明朝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仁宣致治》

此条感谢@可可酱 提供信息资料!

仁宗禁樵

25.井泉

第十五集中,孟尚食告诉朱高炽井泉往南京采玉面狸的事,随后皇帝便派人清查光禄寺,有关这件事的内容记录在《明史》中。

仁宗初,光禄卿井泉奏,岁例遣正官往南京采玉面狸,帝叱之曰:“小人不达政体。朕方下诏,尽罢不急之务以息民,岂以口腹细故,失大信耶!”——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井泉被查

24.朱高炽的仁政

在第十四集朱棣驾崩以后,太子就实行他的仁政之举,剧里提到他“免户口盐粮和拖欠的马草柴炭”,还“悉宥逃往各处人户,免其差徭”,朱瞻基进来以后,谈话中还提及“罢免各处采办”,具体是“西市马及云南交趾的采办”,以上内容均出自《明实录》。

免永乐二十二年户口盐粮其各处拖欠马草柴炭,自永乐二十年十二月以前尽行蠲(juan)免。……各处逃移人户悉有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首告发回原籍复业,免其差徭二年,其户下所欠税粮尽行蠲免。……往云南木绑缅甸麓川车里等处采取宝石等项及收买马匹等件,悉皆停罢。……交址采办金珠香货之类,悉皆停止。——《明实录·仁宗实录·卷一:仁宗即位诏书》仁宗的仁政

罢了云南交趾的采办

23.韩庄妃殉葬

在第十三集中,我们看到明初的殉葬制度非常残忍,庄妃临死前说:“娘,我去了。”,自己“甘愿赴死”,还希望仁宗能够“替我好好赡养我的母亲,不要让她流离失所。”庄妃的遭遇,与《朝鲜实录》里朱棣妃嫔韩丽妃的遭遇颇为相似,我们来看看这吃人的殉葬制度在《朝鲜实录》里如何写的:

世宗 六年 十月 十七日(戊午)……及帝(朱棣)之崩, 宫人殉葬者, 三十馀人, 当死之日, 皆饷之于庭。 饷辍, 俱引升堂, 哭声震殿阁。 堂上置木小床, 使立其上, 挂绳围于其上, 以头纳其中, 遂去其床, 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 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 语未竟, 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诸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诀,韩氏泣谓仁宗曰: “吾母年老,愿归本国。” ——《朝鲜实录·世宗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第二十五》

可见编剧应是将韩丽妃的境遇引到了韩庄妃的身上,“我即便生出双翼,也没办法飞出这里。”

庄妃托仁宗照顾其母

娘吾去

22.彭城伯夫人

在第十二集中,出现了张太子妃之母彭城伯夫人,她对胡皇后不满,提及了自己挑选的女孩,这个女孩即孝恭孙皇后,也就是剧中的姚子矜,剧史料记载,彭城伯夫人认为孙皇后“奇之”,称其贤德,张皇后告知成祖,孙氏入宫。后来,圣孙朱瞻基大婚,下诏选妃,以司天奏故,最后册封济宁胡氏为正妃,而孙氏只能为嫔,彭城伯夫人经常为此跟张皇后唠叨。剧中均有所体现。

诚孝皇后(张太子妃)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孙皇后父亲)有贤女,遂得入宫。方十余岁,成祖命诚孝后育之。——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九·列传第一:宣宗孝恭皇后孙氏》

仁宗张皇后,永城人也,其母彭城伯夫人,曾见孙氏女于主簿官舍,奇之。会永乐八年,太宗谓皇太孙长当择配。彭城夫人称孙氏女贤,乃因张皇后言于太宗,太宗取孙氏入宫。甫十岁,即令张皇后育之,已七年矣。……至是诏选妃,以司天奏故,竟册立胡氏,而以孙氏为之嫔。彭城夫人每为张皇后唧唧。——清·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宣宗朝:宣德》

注:彭城伯夫人是张太子妃之母,张太子妃父亲张麟被追封彭城伯。

彭城伯夫人

21.一统山河日月明

第十二集中,皇帝向圣孙提及那年端午击球射柳,皇帝对“万方玉帛风云会”,圣孙对“一统山河日月明”,其典来自《明实录》,《尧山堂外纪》等亦有提及。

永乐十一年……癸未端午节,车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皇太孙而下,诸王大臣以次击射,皇太孙击射连发皆中,上大喜,射毕。进皇太孙,嘉劳之。因曰:“今日华夷之人毕集,朕有一言尔当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皇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喜甚,赐马、锦、绮罗、纱及蕃国布。——《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

宣庙为皇太孙日,端午节,成祖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自皇太孙而下,诸王大臣以次击射。太孙连发皆中,上大喜。射毕,嘉劳之,因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联,尔当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时年十五矣。上喜甚,赐名马、锦绮诸番物,因命儒臣赋诗,尽欢而罢。——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二·国朝:章皇帝》

20.跌千金

在第十一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年时尚食局女官们将一块木板抛了三次,旁边还有鞭炮声(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这个叫“跌千金”。还有圣孙吃饺子,里边有三块铜板,袁公公称饺子为“扁食”,均出自《酌中志》。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闩或木杠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跌千金

包银钱

吃扁食

19.孟贤谋反

在第十集中,汉王妃喘疾后,随之而来的是孟贤谋反的消息,牵连赵王朱高燧,这件事在《明史》中有记载。

二十一年五月,帝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陛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清·张廷玉《明史·卷九十四·列传第六:朱高燧传》

剧中皇帝染病,与“帝不豫”相一致。太子为老三辩护,剧中也有体现。

孟贤谋反

剧中“拿下公侯伯,五府六部大臣。”则记载于《明实录》中。

……进毒药于上,候上晏驾,即以兵劫内库,兵伏及符宝,而分兵执公侯伯,五府六部大臣,豫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庆养子至期从禁中识,以御贤颁出,废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皇帝。——《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九》

从史料中可知此事发生在明永乐二十一年夏五月己丑日,虽与剧中时间有冲突,但有一个细节存在,根据《明史》来看此谋反案涉及太监黄俨,从第九集中可看出。

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清·张廷玉《明史·本纪·卷八:仁宗》第九集黄俨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谋反案发生以后,上元节那天皇帝刷马时黄俨仍在旁边,这是因为根据《明实录》记载在那年十一月仍有黄俨进谗言的记载,故黄俨虽参加此次谋反,但未受到牵连。

永乐二十一年十一月……丁亥,皇太子闻内侍黄俨、江保,数造危语赞之于上,皆不听。——《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五》谋反发生后黄俨仍在皇帝身边

18.圣孙午膳

第九集中,圣孙气走姚子矜后,看到了子衿留下的午膳食谱,其中写道“是月,殿下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物,宜早食。”出自《千金月令》。

是月,可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北朝西魏—唐·孙思邈《千金月令:伤寒》圣孙午膳

17.以蕉叶为食器

第九集中,朱瞻基去尚食局“考察”,提到了以蕉叶为食器的国家,这个我在《明史》中找到一条:

文郎马神(该国国名)……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清·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

磁器:即瓷器,对应剧中的陶瓷。

以蕉叶为食器

16.赌尔焉

在第八集中提到的“赌尔焉”就是榴莲,也确是来自苏门答腊进贡。

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乌) (焉) ,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明·马欢(郑和翻译官)《瀛涯胜览:苏门答喇国》

有一等果皮若荔枝,如瓜大,未剖之时,甚如烂蒜之臭,剖开取囊,如酥油美香。——明·费信《星槎胜览·卷一:苏门答剌国》

又有一种臭果,番名都尔乌, 状如鸡头,长八九寸,皮生尖刺。及熟有办裂开,气如臭牛肉。内有肉十四五块,大如栗,其白如酥,甜美可食。肉中有子,炒食如栗。——明·巩珍《西洋番国志·诸国番名:苏门答剌国》

马欢、费信和巩珍都和郑和下过西洋,我国南沙群岛有马欢岛和费信岛,即以二人为名。

赌尔焉15.知与之为取

在第八集中,殷紫萍在寒风中跪了一晚恳求孟尚食让其进庖厨。其中殷紫萍提到“知与之为取”,随后孟尚食也说:“世人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管晏列传》

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八上·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知与之为取

14.圣孙读奏报

第八集中,皇帝给朱瞻基送了一堆奏报,里边部分内容出自《明实录》。剧中的胡器的确是贵州按察史。

永乐二十年夏五月丁巳朔…… 是日,礼部言南京留守中卫军人,罗住儿妻尹氏一产三男,皇太子令循例给赐米钞……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起,自角宿西北行至下台尾迹炸散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九》 袁公公读奏报 13.朝鲜王朝的谎言

在第七集开头,圣孙向皇帝提及“严刑逼供,牵扯两千余人,甚至朱棣亲自监斩”的事情,据史料来看,此事仅记载于《朝鲜实录》中,其他史料未曾有此事。

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朝鲜实录·世宗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第二十五》

最后还说朱棣恣行诛戮:

宫中皆喜以为: “帝必惧天变, 止诛戮。” 帝不以为戒, 恣行诛戮, 无异平日。——《朝鲜实录·世宗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第二十五》

但这一切仅仅是宫女金黑一人所言:

后尹凤奉使而来, 粗传梗槪, 金黑之还, 乃得其详。——《朝鲜实录·世宗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第二十五》

由《朝鲜实录》可知,金黑是仁宗朝回去的,但《明实录》里记载金黑是英宗朝回去的。

宣德十年三月癸西朔(此时宣宗已崩,英宗即位还未改元)……放朝鲜国妇女金黑等五十三人还其国。——《明实录·英宗实录·卷三》

又根据《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记载永乐十九年朱棣不在北京城,故《朝鲜实录》中所描述的朱棣斩三千人不成立,可能是金黑污蔑所言。

12.圣孙惩治军士

在第六集末圣孙见皇帝时,皇帝知道朱瞻基外出时惩治了占人田地的军士,并夸赞了他,出自《明实录》

永乐十七年十二月丁亥,敕皇太孙曰:……又曰:比闻出郊围猎,一军害民,即惩之以法,使田里皆安,毫发无犯,人传尔之善,至于北京,朕闻之甚喜,此可验尔勤学之效矣。——《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一百十九》圣孙惩治军士11.朱棣的节俭

在第四集中,朱瞻基和太子享用火锅后,就去见皇帝,看到皇帝袖口很脏,皇帝就说:“朕富有四海,每天换十件衣服又怎样,只是想起孝慈皇后一生俭朴,身外之物也就不想了。”其中孝慈皇后即是马皇后。随机又说这衣服是要让大臣们看的,让他们知道一国之君尚且如此,他们应该感到惜福。其典来自《明实录》。

永乐十二年二月癸亥百官奏事毕上退坐右顺门,所服里衣袖敝垢,纳而复出。侍臣有赞圣德者,成祖叹曰:“朕虽日十易,新衣未尝无,但自念当惜福,故每汗濯更进。昔皇妣(孝慈高皇后)躬补缉故衣,皇考(太祖朱元璋)见而喜曰:‘皇后居富贵,勤俭如此,正可以为子孙法。’故朕常守先训不敢忘。”言已怆然。——《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八》提及孝慈皇后

朱棣的节俭

10.苦瓜鼠图

在第三集中,朱瞻基和姚子矜共同画了一幅画,其原型为宣宗朱瞻基所作《苦瓜鼠图》

剧中图

明宣宗《苦瓜鼠图》

9.太子骑马和减肥

在第二集末和第三集初,皇帝让太子骑马,最后勒令其减肥,《胜朝彤史拾遗记》中有相关记载。(感谢评论网友指出这条出处)

时仁宗体肥,腰腹经数围而累赘。上命与诸王驰马,仁宗辞不能。上大恚,命有司减仁宗膳,仁宗危甚。——清·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仁宗朝 洪熙》皇帝让太子骑马

太子减肥

8.静夜思

第二集中苏月平和孟尚食对话中出现李白的《静夜思》,所涉内容与现代版本不同。《静夜思》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如今流传最广的版本,出自于清朝蘅塘退士编写的《唐诗三百首》。其二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出自于宋朝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宋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版宋版《静夜思》

7.内训

第二集中,尚食局要求新来者日日诵读两位贤后的教训之言,宫女读书在《酌中志》中有记载。

宫内教书,选二十四衙门多读书、善楷书、有德行、无势力者任之。三四员五六员不拘。不妨原衙门原职衔,而随御司房或管柜子关赏,亦游升玉带骑马,仍命一秉笔提督之。所教宫女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女训》、《女诫》、《内则》、《诗》、《大学》、《中庸》、《论语》等书。 学规最严,能通者升女秀才,升女史,或升宫正司六局掌印。凡圣母及后妃礼仪等事,则女秀才为礼引礼赞礼官也。——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内府衙门识掌》

凡内廷选入宫女,未有名位,则曰某人女,必连其父之名为称,恐得宠后防假冒也。女初入门,选内宫之博学善书且有德行者,教之读书,先读《百家姓》、《千字文》,次及《孝经》《女训》《女孝经》《女诫》《内则》《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书,其有志学者,随意读之。学规最严,能通者陛女秀才,陛女史,陛宫正司六局掌印。凡宫中太后后妃礼仪等事,则女秀才为赞礼官,主引礼。 ——清·王朝《甲申朝事小纪:宫女读书》

其中姚子矜和殷紫萍所背的为仁孝文皇后(明成祖已故皇后)的《内训》

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德性。所以饬身,可不慎乎。——明·仁孝文皇后徐氏《内训·德性章第一》

6.胡善祥:星气见奎娄

在第二集中,胡善祥和“长姐”的对话中提到了当初皇太妃选妃的事情,其典出自《胜朝彤史拾遗记》

星气见奎娄 至永乐十五年,有诏选皇太孙妃。司天奏“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清·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宣宗朝 宣德》

永乐十五年,诏选皇太妃也。台官奏,后星直鲁也。命太监黄琰驰驿至鲁,后与选焉。先是独居小楼,旦日启户,有红白气自户出,弥月不散,里闾聚观以为奇瑞,已而果验。 ——《胡善祥墓志铭》

5.天下太平

在第二集中,姚子矜被王司膳罚入宫正司,每天晚上喊“天下太平”,即使是下雨天也如此。其来源于《酌中志》。(感谢评论网友指正!)

凡宫人有罪者,发落责处墩锁,或罚提铃等名色以苦之。提铃者,每日申时正一刻并天晚宫门下锁时,及每夜起更至二更、三更、四更之交,五更则自乾清宫门里提至日精门,回至月华殿门,仍至乾清宫门里,其声方止。提者徐行正步,大风大雨不敢避。而令声若四字一句,“天下太平”云云。 ——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内府衙门识掌》

其宫女有罪,发落责处,或墩锁,或提铃以苦之。提铃者每夜起更二更三更四更之交四点,则自乾清门里提至日精门,回至月华门,仍还乾清门里方止,提者徐行正步,大还乾清门里方止,提者徐行正步,大风大雨不许避辞,其铃声远听,若四字一句之文,如曰“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云。 ——清·王朝《甲申朝事小纪:宫女读书》 天下太平

4. 夜访杨士奇

第二集中,有一段朱瞻基夜访杨士奇的片段,正史记载于朱瞻基当皇帝后。

(宣德)五年春,……帝尝微行,夜幸士奇宅。士奇仓皇出迎,顿首曰:“陛下奈何以社稷宗庙之身自轻?”帝曰:“朕欲与卿一言,故来耳。”——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杨士奇传》夜访杨士奇

士奇,朕在此 宣德中,驾幸少师杨士奇第,夜已二鼓,士奇惊起朝服而迎。但见仪从塞屋,香气氤氲,不知上所在,惟面北而拜不已。上方倚东阑看月, 笑而呼日:“士奇,朕在此。”所赐已充庭矣。顷之,屏去左右,有所问,人皆不得闻。遂起。倚少时闻昆山卫靖中书言之。——明·王锜《寓圃杂记·卷二:宣宗幸杨文贞公第》——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之三:宠遇》

剧中有所体现杨士奇“惟面北而拜”,朱瞻基也说了“士奇,朕在此”。

3.朱棣罚群臣

第一集中朱棣对着太子说:“朕已闻听奏报,礼部尚书吕震之婿,户部主事张鹤朝参失仪,太子竟曲意宽宥,放任臣下,着实令朕失望。”记载于《明实录》中。

朱棣批评太子 丙寅下 礼部尚书 吕震 及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 蹇义 锦衣卫颂系盖以鸿胪寺序班,言震之婿户部主事 张鹤 朝参失仪,皇太子以震故曲宥之,而义在侧不言故也。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随后,皇帝将杨士奇、刘顺、吕震和蹇义押入大牢,剧中如是说:“左春坊大学生杨士奇辅导有阙,鸿胪寺丞刘顺奏事失辞,礼部尚书吕震恃势骄恣,吏部尚书及詹事府詹事蹇义匡正不力,一众人等即刻押锦衣卫狱。”其参考《明史》

朱棣罚群臣 九月壬戌,至京师。癸亥,下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于狱。丙寅,下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于狱,寻俱释之。 ——清·张廷玉《明史·本纪第七:成祖三》

明年复坐辅导有阙,下锦衣卫狱,旬日而释。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杨士奇传》

皇太子监国,震婿主事张鹤朝参失仪,太子以震故宥之。帝闻之怒,下震及蹇义于锦衣卫狱。——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吕震传》

明年,帝北征还,以太子曲宥吕震婿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 义 不匡正,逮 义 系锦衣卫狱。——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蹇义传》2.重阳宴会

本剧是从明成祖第三次北伐击溃阿鲁台开始,即公元1422年,明永乐二十年。而第一集中那场惊心动魄的宴会就是这次北伐凯旋而设下的。

永乐二十年九月乙卯朔车驾次榆林……癸亥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小太监所读也是明实录所记载:

永乐二十年六月丙戌朔……以班师书,遣谕皇太子。及颁诏天下。诏曰:天地之大,覆载而无外。帝王之治,一视以同仁。朕恭膺天命,主帝华夷。夙夜勤劳,勉图治理。无非欲天下生灵,咸得其所而已。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

注:明世宗前朱棣的庙号为太宗,世宗后庙号为成祖。故因《实录》在当朝成书,便为太宗,《明史》为清代修撰,是为成祖。

第一集小太监所读

剧中提及了四种赐宴方式,还特别点名表扬杨荣和金幼孜,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均有记载。

师还,劳将士,分四等赐宴,荣(杨荣)、幼孜(金幼孜)皆列前席,受上赏。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杨荣传》

宴随征将士 命礼部以其功过分等第示激劝。有功无过者,坐前列,食上肴。功过相等而先入关者,坐次列,食中肴。功过俱无,坐下列,食下肴。无功有过者,旁立。其赐钞各有差,文职以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之劳,特命坐列前,食上肴,各赐二品金织纻丝衣一袭,钞五千贯。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一》四种赏罚方式

奖赏杨荣和金幼孜

1.尚食局

第一集17分处,方典膳说:“后宫有六局一司,即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和宫正司,各局主事皆为正五品女官,尚食局由孟尚食主事,下有司膳、司酝、司药和四司,这里便是司膳司,设胡王姜徐四位司膳,另有典膳、掌膳各四人,并女使、宫婢无数。”其语在《明史》中有记载。

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食局,(尚食二人,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领司四:司膳(司膳四人,典膳四人,掌膳四人,女史四人,掌割烹煎和之事。)司酝(司酝二人,典酝二人,掌酝二人,女史二人,掌酒醴酏饮之事。)司药(司药二人,典药二人,掌药二人,女史四人,掌医方药物。)司饎(司饎二人,典饎二人,掌饎二人,掌廪饩薪炭之事。)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女官》第一集方典膳所言

第一集方典膳所言

162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4411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尚食《女主演技不行,剧情平淡且突兀》

下一篇:尚食《尚食》是近年来服饰最还原的明剧(附剧照与明代文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