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语赋《梁翊秋嫣的爱情线——相思锁情深》

2023-04-12 11:30:18 国产剧点评 爱情 中国大陆 剧评 电视剧 2022 古装 嫣语赋

嫣语赋《梁翊秋嫣的爱情线——相思锁情深》

E19-24

璎珞

元主事终于看出了端倪。若说是爱屋及乌,梁大人未免太殷勤了些,大姨子要喝酒,他陪喝到大半夜,耐心配合着她喝醉后神志不清的抱抱,贴贴。和贫穷一样,喜欢到底是掩饰不住的。是什么会让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如此费心,肯花费大把的时间精力?要知道,梁大人可是出了名的不近女SE的工作狂。

梁翊告知秋嫣秋家案子的进展(明示他正在帮她,不要再冒险,乖乖等待他的调查结果),同时也告知翻案几乎无望(明示她即便查出了什么,也没有任何意义)禁止她再待客,他会天天过来检查,梁翊强调嫣会被林吃到渣都不剩,他担心的是:嫣急于平反,陡然出现在元林两人的宴席上,明明对方是秋家变故的元凶,嫣却殷勤以对,这动机,任谁也猜得出来,林的亢奋溢于言表,官宦之女,过去是养在深闺,谋面都难,如今豺狼环伺,落难小绵羊,任谁都想咬上一口。嫣即便被揩了油,也探听不出真相,即便探出了真相,也是正中对方下怀。梁从此刻起,已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媳妇为平反不时莽撞,看得他心惊肉跳,生怕她把自己搭进去。此地断不可久留,遂决定开始严管,救她出去的节奏也会加快。

醉酒的时候,秋嫣表达了两个意思:对秦的情和愧疚,以及对梁的恨,秋家的变故根源在哪,她清楚,但是这恨被她自己旋即化解,赦免了他。梁翊这之后对秋家的照拂,她不是不懂,两相抵消,爱恨中和。但这也意味着,亦没有弹琴时要求的那种爱恨痴缠。这些日子,对于秦的记忆,渐渐淡了,还会时不时回想起她和梁在一起经历的种种,然而,她也对梁表达了,她一心要平反秋家,心中再容不下任何人和事(包括梁)的决心。对梁的感情,纠结,矛盾。人在醉着的时候提及的,有些是平日里不能倾诉于人的,或郁积在心头无法排解的,梁翊明白,他们从天敌变成了朋友,但关系要更近一步,尚需时日,在秋嫣的爱里,没有提及他,恨里,他却赫然在列。

每次决定要郑重的时刻都是梁最在意的事情比如多年后乍一见到扇子迫切却也犹疑 (自己的官服会否吓着对方)着是否要见面;比如在父亲墓前忏悔决定改变之前的立誓为救秋父帮高家恢复身份;再比如璎珞的送出从刚采买的一堆聘礼中特意挑出单独保管时常在劈柴处里拿出摩挲止不住的笑意。这璎珞和手梏一样都是信物。手梏虽然被女方摘了他还固执地戴在自己手上用来睹物思人也间接表明着他俩此时的感情现状对于秋嫣她为平反秋家早就心无旁骛包括和秦的感情一并割舍一时半会自是也暂时不会接纳梁(所以平反秋家也是梁的当务之急只有解了秋嫣的心结才能对其表白)秋嫣一心要卸了手梏摆脱所有妨碍她查案的束缚于信物本该是男女双方各执一件而如今手梏在他手腕上落了单依旧不摘表明即便秋嫣目前无暇顾及他的心意他也会继续守护。手梏见证着他从对嫣无意识的喜欢到确认喜欢意义非凡璎珞代表确认喜欢后给嫣的第一份定情礼物同样意义非凡选择在嫣擅自见元和林的第二天送出间接再次表明了他护她到底的决心。看似这璎珞只是扮演专宠送珠宝的道具嫣注意力一直在门口(即便她已猜出这礼物的非同一般,也无暇去关心)对众看客演得卖力。然而梁一直关心的是:你喜欢吗?戴着真好看美若天仙他说自己不说假话心上人在他这里就是好看当初在店里试戴的时候说一遍如今她问的时候再说一遍。他是真的在意她的喜不喜欢那日以聘礼为名带她逛街从布料到摆件探问和关注的无一不是她的喜好然后默默置办回自己的宅院令人玩味的是嫣问他这些符合她审美的物件他何时置办他却没有回答若是她入梁府的同时采买大可以直说之所以不答可能逛街那天以后他就陆续在买了可能那时已经在筹谋着与她的未来在做迎娶她过门的准备。所以这时间节点他没法告诉她一说就代表他心悦她很久了也筹划了很久。

他郑重其事地问:你喜欢吗?殷切地盼着她对他精心挑选的第一份定情礼物能有个积极的回应然而她对着门外看客大声嚷着的喜欢并不走心此时的两人并不在一个频道上望着她出去巩固戏剧效果的背影他的表情里有难掩的失落与无奈。

边界

玄女一事胜算大吗?秋家众人都给出了答案。没有合适的玄女人选(唯一自愿做玄女的和秦已有了夫妻之实不符合玄女选拔标准迟早会露陷)从进贡的珠子(代价是给高家恢复身份)到国师贺家秋家一众人有意或无意的配合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谈何容易?但是梁豁出去了自己在父亲去后立的誓言自己的仕途都在所不惜为了那个对他很重要的人。秋家不平反依照嫣的执拗和对老太太的承诺她是永不会释怀的那么梁的心意也将一直难以被接纳。

梁告诉秦他喜欢嫣这事上不做君子不予让步。他不会把嫣让给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这就给他与嫣的感情疆土画了个边界。只要嫣不出这个界限只要没有外人斗胆踏进这个界限他会给予界限以内充分的自由哪怕搭上他自己的一切。

梁夫人看见铁树开花的儿子终于开了窍虽然带回人没有事先通知让她有点惊到但接纳是转瞬的事。难得那么有主意的儿子主动自发地满足了母亲的心愿当然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自从家中老侯爷的变故母亲自述儿子像变了个人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她的教诲他未必都听比如对待父亲一事的处理上他倒是把当年那个萍水相逢的小女孩的话听进去了。婚事上不合心意的人婚期他是能拖就拖如今他自己挑的倒是急吼吼地带进了府。当妈的倒也乐见其成对于出身啥的也不会深究。一来老夫人通情达理二来不接受又当如何?不如顺水推舟成全了儿子。

老夫人盼着梁府开枝散叶的心,导致她近日来举动很是前卫锁门请假三日晚蹲守早问候。房里的两个人疲于应付。夜里看公文的确是他热爱工作也是他给她的自由。即便成亲因为她明确说了是假夫妻他也尚且没有表白所以同处一室并无半分逾矩然而性急的老夫人总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抱抱装恩爱看似亲昵实则保持着距离。倒也不急。反正阴差阳错元主事闹这么一出媳妇倒提前配合度颇高地进了门也遂了他的意。这要搁在平时这丫头哪能这么听话?让嫣跟着秋家女眷去往他乡反倒夜长梦多。

同时在梁家梁翊一手促成了穿戴陈设自由婆婆给的指导意见仅做参考按媳妇的喜好遵照采买不必为着逢迎讨好去压制自己的审美。媳妇穿着别扭他看着也难受。至于赋予自己的不打地铺的自由反倒催生出了黑眼圈。梁大人你一夜辗转难眠为啥呢?

自证是苏姑娘的伤口让梁心疼不已。自从认识以来他俩互怼互损但何曾见过他吼。 他身在劈柴处对于医理领域有涉猎所以擦药时告诉嫣莽撞行事的后果嫣也告诉他虽是冒险但这却是坐实苏姑娘身份的最有力证明。梁一时间倒也无从反驳。经此一事以后面对的身份质疑确实会少很多。不过转念再一想嫣这大大咧咧露后背给他擦药的举止压根就忽略了性别只当他是个合作伙伴哪!呃,老梁追妻路任重道远哪!

弹琴后师姑娘的眼神和话语明示了对梁的喜欢。嫣主动提及没有醋反倒乐见其成。梁何尝听不出师姑娘弹琴时的弦外之音。师的眼神抛过去他无视师的话他不接。但是当嫣主动提及这事是回避不得了嫣没醋意证明她眼里没他谈起他和师的事身份像一个看客如果再导致她有了什么误会比如因为师是劈柴处的眼所以梁与师两人会不时碰面嫣又知道师喜欢他那嫣的眼里就更难有他于是当机立断地明示师两人的合作即将结束他会亲自给她挑个好人家送她出嫁(救师出教坊司回馈她对劈柴处的帮助他无法回应的感情杜绝对方生出希望快刀斩乱麻。同时师不再是单身身份也就断了嫣的浮想联翩)然而师看出了梁的用意她拒绝了她不喜欢教坊司即便是头牌也常受欺凌但若所嫁不是心仪之人她还是宁愿以目前这种方式过活只要做着劈柴处的眼就总能看到心仪的人。

以上只是故事。回到现实里来看:若他心里有个人后来者无论如何努力大多从一开始就败了。师自述与梁认识三年她一直以为嫣是后来者其实嫣6年前就出现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多么难得的事。他心里如果有了人而又没有在一起那个人就会成为他的白月光是他的诗和远方而后出现的那个朝夕相处只能成为白色饭米粒。

孔明灯上写了:秋嫣顺遂贺家一事后桥上放天灯他的心愿尚且是别的主题而如今主题陡转这表明父亲的案子已经了了他的生活重心已然是她。

孤独予以慰藉两心相知她给他的大朔奇案录编了个结尾她弹琴时想起的也是与他的一幕一幕那么他们的爱情结尾呢?(写长评不易,如喜欢,请在本剧评下方点个赞哦)

E17-18

舍得

侯府里,秋嫣再次表达了决绝的分手意愿,在同样的花丛前,当时,她与秦,夜下共赏,梁翊可是亲自见证过。如今,景色未变,却已物是人非。她说过,真心待她的人不多,母亲走后,她把那为数不多的人之一秦暄,推开了,走远了。何种内心滋味,梁翊懂。曾经的山盟海誓,败给了沧桑世事。每一句话,都背离内心真实的方向。要用最伤人的字眼,斩断所有的情丝。朝堂对这案子讳莫如深,秦身在事件的外围,想帮也无法得要领,大把的银子花出,未必能听到响,大多打了水漂,且还可能会为此被元主事发现,身处险境。为着不拖累,不牵连,所以不回头,亦不留余地。

至此,梁翊和秋嫣都恢复了自由身,可以谈婚论嫁了,赶紧的,214情人节,玫瑰来个9999朵。

元主事目前还以为梁翊挂牵的是秋珉,主动挂牌子,可能是秋嫣想接近元,探听案情真相,此时,梁翊一旦出面,秋嫣可能会替代秋珉,成为元主事的关注对象。好在,元主事那复杂的思维方式帮了她一把,元主事的逻辑自洽大概是这样的:梁翊喜欢大姨子?不可能,真相一定是层层叠叠需要抽丝剥茧的,梁翊做事缜密,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他一听挂牌子,就着急忙慌地赶来,一定是要保护秋家女眷,因为喜欢秋珉,所以爱屋及乌,要帮大姨子。(元主事内心OS:看我多么精明,多不好骗!)

然而,要知道,以上那是职场中的梁翊,而非恋爱中的梁翊,恋爱中的男人,思维有时,没有弯弯绕绕,就是那么直接。本能地,不能把她让给别人,尤其这人还是元主事。当下,这就是梁翊的全部想法,管他什么谋略,管他什么后果。就是舍不得。

这早有端倪,侯府里打茶围,孟公子调戏秋嫣,梁翊之前还老神在在地看孟撒铜钱,他看不惯孟,但也并不想与他交恶,如果形势对师小小不利,他到时出场做个和事佬解个围即可,然而,当孟矛头指向秋嫣时,便顾不得那许多了。

当秋嫣感概人生再无秦公子,梁翊沉默,也落寞,此时,她的眼里还没有他,喜欢这个词,他不会轻易给,给了就一定是一辈子,无法兑现之前,他不会说。秋家的变故,因他而起,他很自责,人也还没救出去,眼下,还不是表白的时候。安慰她时,还得打着秦公子的名义。

舍不得她辛苦,给了一碗好汤;舍不得她流泪,面对那假冒的秋家四公子,当她提到自己心如刀绞,他告诉她,会与她同仇敌忾,替她讨回公道。(其实这一段就是间接表白啊,可惜秋嫣没听出来)

信物

教坊司里很多是过往罪臣家眷,师小小的出身可能也是,司里每天客流络绎不绝,见过谦谦君子,再经历些厚颜之徒,高下立现,自然对客人有了选择和倾向性。美貌,身体,凡求见的,急吼吼很多图的是这些,引得师本能反感抗拒。

秋嫣被派来伺候她,开场便表明了她对师小小无所图,也不会成为主子的累赘,师可以放心把她放在身边。梁翊说她不会苦着自己,她打头阵,先把局面打开,以后,秋家女眷在教坊司的日子才会好过一些。

秋嫣甫上任,打开门就恰逢来拜访师小小的梁翊,片刻的怔忡,他是讶异的,但片刻又恢复常态。他知道她会打理好她及女眷们的教坊司生活,但没想到这局面打开得这么快。

虽然嘴上说放心她,不过梁翊还是时不时来教坊司露个脸,实则不能完全放心,毕竟一来元主事的人在这里有布局,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教坊司客人形形色色,若碰上如曾调戏她的孟公子之流,她也是应付不来的,嬷嬷自是不会出面庇护。

秋嫣没有问他为何退婚,早在国公府的箱子里躲藏时,她就想明白了梁翊的不得已。所以,柴房里,两人装作挨打,对话起来,顺畅无比,没有误会,自然,就不需要解释,不浪费时间,直接切入主题:拯救秋家。

钥匙有了,手梏打开了,那一刻,眼睁睁看着秋嫣打开又万分舍不得她打开的梁翊,那失落的小表情可爱到我了。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他俩的信物,至少梁翊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很看重。这手梏,见证了他们的过往种种,如今突然被打开,瞬间感觉像是断了他与秋嫣的情感联结。

秋嫣开始决定破釜沉舟,元主事下达的指令,教坊司不得赎出,让她心灰意冷,她不服输,但也知道前途渺茫,不过圣上为了秋家案子已明确表达了将会给梁翊补偿:喜欢哪家姑娘尽管说,会亲自给他指婚,那基本就离秋嫣过门不远了。且听下回分解。(写长评不易,如喜欢,请在本剧评下方点个赞哦)

听说玫瑰涨价,才惊觉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单身的我,别人在过节,而我,却在写剧评。唉!

E15-16

情根

自从准妹夫的身份加身,他再多牵挂,再多想念,都有了掣肘。想着找机会去见她,理由也越来越难觅,连她都以为他去寺里祈福,是为了秋珉。追悼会,不见秋嫣,想问却不能问,最后,还是秦公子问起,才能顺便听到(请注意那瞬间竖起的小耳朵和关切的小眼神),想探访她,须得先买药慰问未婚妻,然后才能“顺道”去看望一下大姨子,即便在劈柴处,自家的地盘,想第一时间去安慰她,也不可能,看见秦公子在场,只得自行折返。

手梏的钥匙差一点送出去,然而看到峰巅美景里的她,最终收回,即将大婚的梁翊,焦灼,不甘,痛苦,愁闷,他没有把握在余生里,自己是否能承受这样的负荷:迎娶他人,与秋嫣,咫尺天涯。婚后,会有无数次的碰面,恭称一声大姨子,然而,亲戚,这两个字,不是他想要的头衔。只是,束缚太多,他暂时挣不开。但,他没有放弃。

马车上,他一番说辞,成功把心上人从国公府截胡到劈柴处。什么国公府容易被找到?他和老秦两人公开带走了她,不在国公府就在他那里,哪都不安全,哪都容易被找到,就是个说辞而已,其实是不放心秦秋独处,感情升级。后来,秋爸朝堂前向他问起女儿,用排除法,就可以知晓女儿在何处。于是,他开始了史上最开心最甘愿最甜蜜最求之不得的加班生活。写状子,陪聊天,诉衷肠,给安慰,肆意凝视她趴在桌上的睡颜,握住她不安的手,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

秋家的结局或早或晚,早已能预料,四个兄弟里,能打的只有二房,有个低阶职位,其余三个,不堪大用。几房之间对二房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这一幕,在教坊司里的第一天,体现尤为明显,抢被子,伸腿绊人,计较活计轻重,在往后的日子里,无论生活沦落到什么田地,还是会不遗余力地窝里斗,到最后元气耗尽。这是后话。本质上,他们拎不清主次,最艰难的时刻,依旧纠结于鸡毛蒜皮。常言道:大难临头,各自飞。四房,求仁得仁。为了男丁,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也丢了性命。没有男丁,她有出路吗?有,但要放弃荣华富贵可以吗?她万不会答应。毕竟,由奢入俭,难。她与丈夫互相欺瞒,早已没有了夫妻情义,面对她的自裁,众人更多的是惊骇,而没有太多悲伤。她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做出了一种没有回头路的选择,可悲的同时,也给了警醒。母亲的事情,如今因为秋家的变故,暂时没了下文,秋嫣抵上自己的一切,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古代的女人们哪,无形的锁,桎梏着她们的步子,每一步,都尤为艰辛。升堂那天,梁翊和秦公子分别被困在朝堂或家庭,秋嫣独自战斗,四面楚歌。

退婚

秋家的变故让进行中一切,有的,戛然而止,有的,改变航向。他在这之中,找到了感情的出路,却也遇到了新的难题——教坊司。

情根已种,再难回头。

曾几何时,直到山巅身份相认,他的心都还在理性和感性间苦苦挣扎。在劈柴处,他试探过她的心意:如果此时停手,秦家大家长也许还能允准,和秦暄的联姻,还有希望。她的回答,让他意识到,她与秦公子的因缘,前途未卜。秦家人,断难同意。这场变故,笃定了他护她一生的意志,并付诸践行。

看着她夹在惊慌失措的女眷中,他眼睛里的不舍,心疼,痛苦之情交杂隐忍地流露,青筋浮现,然而,却不能有所动作,如果此时,他流露出一点真情,都会置她于不利境地。元主事虎视眈眈,他首先要自保,才能想办法保护她。一切当从长计议。

教坊司各司其职,从一开始,梁翊就给秋家女眷分好了相对让他放心的工种,然而,元主事大概率不会想让他如愿,只是目前,他一直以为,梁翊的担心对象是秋珉,而秋家其余几房,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请给本剧评点个赞哦)

E1-14

初遇

梁翊是悲天悯人的,也是识时务的,未曾谋面,到底还是改了主意,免去一个陌生女子的殉葬,哪怕为此影响了原来的筹谋。然而,事情也只能止于此,其他的要求便视作非分,女子的不服从,打乱了他的步调。他未婚嫁,无法以同理心去认知一个年轻女子的苦辛,即便这个女子说得句句在理,也不行,他要清君侧,正风气,与之对比,这女子的愿景和未来他实在无暇关心。一个要抗争不公命运,一个要达成人生宏愿,于是,变成了天敌。

偶然的,他几乎成为了她每段人生历程的见证者,知情者。离家出走,初嫁,被婆家欺负,抗争,退婚,定情秦公子,外界对她的事迹是以讹传讹,唯有他,能一眼洞穿她行为的种种动机和步骤。理解,但未必赞同,尤其牵涉到自己的好友。儿时,他给了她很多人生启迪,她按照这些活成了如今的样子,但很可惜,他那年的理念,如今有一部分,已经深埋心底,再不向外人道,另一部分,已被世事同化。时过境迁。她还存着理想主义,而他已被现实磋磨。

相识

梁翊知道秋嫣的优点,在打锤丸的时候,也道出了一二:锤丸不错,长得不丑(就是不肯说长得好看),冰雪聪明(这最后一个是很勉强才说出来的,留到最后,不情不愿,这词换一个贬义的方式说出,就是完全两样了,紧接着,两人共同上台领奖互怼的时候,这个贬义词其实梁大人已经说出来了。喜欢或需要恭维套出对方真意的时候,用的词会是冰雪聪明,不喜欢的时候是啥词呢?说明梁大人心里对秋嫣是矛盾的,不得不承认,她很机灵,但是这机灵如果搀了利,便是两说。面对她对秦公子的猛烈追求之势,这在古代,确实是需要非凡勇气的,要接受这个女子的新式理念:感情是要经营的,梁大人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不了解,所以有误解,所以初始,不喜欢,也会因为后来的了解而刻骨铭心。

他试图找出她功利的线索,比如锤丸时的假示好,真试探,很多次,他能预估出她行事的脉络,却不能完全猜透她的动机,似乎有很多线索指认着功利,但每个线索又隐隐含着些许辛酸,无奈和苦衷,让他无法准确定义面前的这个女子。

船头的对话,让梁翊的理念有了微震。按部就班的仕途,按部就班的婚嫁,按部就班的过活,不对世间既有的秩序存异议,然而,这丫头,翻山倒海般的不服输。比如,婚嫁除了看门第以外,要不要考虑爱情?是相敬如冰,还是相敬如宾?庶出的身份,不多的选择,让秋嫣的追爱道路艰辛,然而,他作为可以在名册上选择众家官宦千金的世家子弟,在拿着那本名册时,在拥有着很大选择权的优势条件下,又是把什么作为第一考量?尊敬,爱护,喜欢乃至爱情,只剩下尊敬,爱护,其他的,似乎不能再给予对方更多。又比如,喜欢和经营一定是冲突的吗?他几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曾说过,他牵挂的人,只有一个,要实现宏愿,他不会允许自己有太多儿女情长。然而,当有可能,人生中,有一个知心人,有一段刻骨爱情,会是怎样?他反驳不来,也无意再反驳。

戏弄的开始,可能是隐隐好感,像后座的男生拽前排心仪女生的辫子。只是当事人当时当下,并没有意识到。从戏台开始,使唤她做丫鬟(先是他得意地笑,后来是她得意地笑,梁兄明明手有被疼到,望着始作俑者的背影,没有兴师问罪,却略带宠溺地一笑。);或是从去某处查案开始,下了车,不自觉地去牵她的手,助力她下车被无视(她这时可是女扮男装的,大哥,在闹哪样?)

相知

本以为她和秦公子的联姻便是她的终极理想,后来发现不是,这姑娘对侦探小说的热爱,源自于侠肝义胆,两人不谋而合。

那一刻,一切,便要重新定义。

关于这个人,关于那些事。

数碗的馄饨钱,换一个新生。

据理力争,赢得公平公道。

两情相悦,收获美好爱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古代女子争取权益。

不一而足。

因而可爱,因而好看。对着镜子,脱口而出。

动情

秋家对于梁翊是特殊的,首先,贺家是武,秋家是文,依照梁翊和岳丈的对话可知,虽为侯爷,但开展工作,开拓前行都是他自己经营来的。搞定贺家,在武中有了基础,那文臣就要仰赖秋家。特殊的第二层含义在于那把扇子的主人,无论是三小姐还是二小姐,反正扇子在秋家,(分别属于喜欢的和要娶的两位小姐也都是秋家人,秋大人横竖都是他的岳丈,跑不掉)

告知秋大人银票一事,虽有为官的考量,其实也包含着六年前的旧情谊。反正要成婚,也知道这婚姻里爱情要退居其次,甚至不含这一成分,当然首选秋家。这是本能的倾向性,当年的过往,秋嫣记忆犹新,对梁翊何尝不深刻?以至于看到扇子就追了出去,还因为担心着装是否适合而踯躅不前。这个重逢是彼此都期盼的,因为期盼所以多思而郑重。

这场爱情,是势均力敌,也不是。古代社会,女子很少能在科考,仕途一展拳脚,所有的理想,失去权利的支撑,便演变成了要多次仰仗梁翊的践行帮助。贺家一事,要逃出去,需要梁翊掩护;银票一事,要争取婚姻自由,查出真相,需要梁翊带她在身边;母亲一事,家里阻力重重,父亲甚至搬出了岳丈的身份给梁翊施压,也得靠着劈柴处的便利才能顺利查案。两人虽然互损,拆台有之,合作却其实从未中断,而且缺一不可。往往是一方发现了端倪或双方同时嗅出了异样,然后顺藤摸瓜,齐心协力。所谓,不打不相识,没有一见钟情,没有我见犹怜。按照当年梁翊的教诲和自身的悟性,秋嫣一路努力地成长。

心动了,又要抑制心动,在娘娘送来婚姻贺礼时,院子里的梁翊在母亲的一番数落后,无声叹息;山顶美景,听秋嫣提起六年前,一阵唏嘘;寺里祈福看到好友秦的心愿牌,更是悔之晚矣。在爱情里,偏生了个榆木脑袋。几次的阴差阳错,终究成了擦肩而过。一是自己已有婚约,二是不能横刀夺好友所爱。婚期一直拖着,不甘心,手梏一看再看,却有诸多困难横亘其前,最后,只能收起准备要交付的钥匙,戴着明明可以解开却不想打开的手梏,纪念在手腕,留作一点念想。

一个怪圈就此形成:梁翊喜欢秋嫣,娶的是秋珉,秋珉喜欢秦暄,秦暄喜欢秋嫣,秋嫣喜欢秦暄,但秦家又容不下秋嫣,这已凑对的几位,都不是彼此的最优解,都将不怎么幸福,却碍于种种原因,无法重组。未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喜欢请给本剧评点个赞哦)

117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4519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嫣语赋《大结局好仓促》

下一篇:嫣语赋《关于秋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