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感性?理性?》

2023-04-12 11:34:24 国产剧点评 中国大陆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开端

开端《感性?理性?》

好剧,引人入胜。

只是部分弹幕有些败坏心情,建议关闭,尤其是俩人第一次正常到站下车,女主立即报警那一段,弹幕满屏的“感性”、“理性”、“理想”、“现实”……

“女人感性男人理性”这样的话,经常被无视个体差异的滥用。就本剧而言,前几集,女主的情绪控制能力明显好于男主,男主暂时表现出其思维模式比较工科化,并无法看到谁更理性谁更感性。毕竟语言逻辑也是逻辑,需要理性思维能力,而急躁愤怒等情绪失控实际上也是理性缺失。

——————

男主第一次正常下车不肯报警的时候明显是对警察有了畏惧心态,所以想苟起来,女主则是想到张队之前说救援失败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抓紧时间报警,这里面哪里有理性感性的事儿?

这里两个人的行为差异,都并没有明确的理性参与,只是前一次循环的经历不同,所以在短时间内决定行动方向的主导因素不同罢了。就像女主当初经历过一次医院询问之后,她对于警方可能的态度有了预计,所以那一次男主对警方充满信任,而女主则有所保留。

何况这里女主的逻辑也是通顺的:

1、如果正常下车是最后一次循环,那么这也就是最后一次阻止爆炸的机会,即使会被警察怀疑,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也是值得的,而且女主愿意自己承担后果。退一步说,男主是被女主救了才能活着,在救人这件事上,他不如女主有发言权。(警察被炸死不能归咎于报警,就像现实中不能因为排爆危险就不报警)

2、如果正常下车不是最后一次循环,那么报警也完全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有机会直接中止爆炸,如果不能中止,也不耽误他们下一次循环再继续努力。并且警察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可能探索出其他讯息,并在审讯中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来,并不一定比自行调查收获小。

而且,若真是理性判断,正常下车会终结循环的可能性偏低,因为下车对事件本身造成的变量太少了。如果真是自己争取到时间提前下车还好说,明明时间是莫名其妙自己提前的,男主提出这种可能性,与其说是真的觉得两人撞了大运,不如说是期望真撞了大运,这不仅不是理性的体现,反而更接近非理性的逃避心态。

这里男主说的关于“善良”与“能力”的话语,表面上合理又好听,但实际上根本不能用来套用女主的行为。

——————

双标不可取。

男主情绪化的时候,大吼大叫的时候,面对警察心理防线弱、记得手舞足蹈的时候,逃避警察的时候,不被说“他太感性了”。

女主对如实交代循环有顾虑,弹幕指责她墨迹,抓紧时间报警,弹幕大面积认为“女生不动脑子”???

一些不需要套入性别的事情,非要套上性别去进行区别对待,进而阻碍了正常的共情与理解。“感性”被这样区别化使用的时候,沦落为一种蔑视他人心智的好听说法罢了。

——————

另有一些观众,表面上说“女主感性,男主理性,两个人都没错”,实际上只承认了女主的情绪意义,却更充分地肯定了男主的实际行动价值。

真的是女主感性,男主理性吗?

单从前几集来看,女主分明展现出更多的理智高光,包括积极的面对循环、稳定的情绪、细节化的佐证、详细的描述,可是仅仅因为一次报警,就被定义为“更感性的一方”,这哪里是在肯定感性?分明是在漠视女主的理性!

而男主由于突然切入事件,不论他原本人设是有多理性,至少在前几集,暂时表现出的情绪波动大,随手扔掉梳理图表,这些怎么也不能被当做理性吧?把这些都强行解读成理性有什么好处?将男主非人化?

——————

这部剧男女主人设都很好,不仅是理想化的好,而且还有一定的真实感。看到男主陷入慌乱、判断错误、良心自我谴责的时候,观众也可以会心一笑,看到女主顽强闯关、冷静面对审讯、回忆细节、敢于面对厄运和承担悲剧,观众也可以赞叹她的心智。

在许多影视作品乃至明星综艺中都有这样一种叙事模式:女主似乎善良感性,却只不过是在输出情绪,最后被象征性的肯定一下“理想化”;而男主,仿佛价值判断总能在实际层面上绕开他走,无论有没有情绪失控、处理事情失败、道德垮塌,总还是被要认定为是“更现实、更理性”的一方。《开端》不是这样,可惜有些观众似乎都没意识到它不是这样,未免可惜。

希望突破刻板性别二元叙事的影视作品更多一些,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细致、自然地让人物生长,而非“男的”、“女的”这样粗暴划分人设,让观众也能更多的看到女人的心智与男人的情绪化,进而真正认可,你我都是感性与理性密不可分地交织着的、复杂的人。

33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5049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开端《开端》,或许人性本善

下一篇:开端《一口气看了八集不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