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豆瓣9.2《但是,还有书籍》:信息时代,为什么还要读书?
2023-04-12 11:10:30 纪录片点评 2019 中国大陆 纪录片 剧评 但是还有书籍 电视剧
高二那年的6月份,我有过一次很奇特的买书经历。买书的地点是学校附近的一家杂乱无章的废品收购站,买书体验却异乎寻常地好。那个时候,同校高三的师兄师姐们刚参加完高考,他们把学习资料卖到了废品收购站(《银河补习班》里的学生们直接撕成纸片扔下了楼),我们很多高二的学生就去废品收购站淘书,也有一些高一的学生。去了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有很多价格低廉的学习资料 ,还有很多包了书皮、隐藏得很深的武侠小说。因为是被当做废品收来的,所以很便宜,基本一本两三块钱,是原书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要知道武侠小说可是当年最受青少年欢迎的休闲读物,而且价格又是那么便宜,所以,对于我们这些爱看闲书的孩子来说,成了记忆中最爽的一次买书经历。那是2006年,是在内陆地区的小县城,多少80后有同样的经历?看到《但是,还有书籍》的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我突然想到了这个事情,并且突然发现:原来,二手书可以有自己更体面、更精彩的归宿,而不是废品收购站。也正因此,《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让我感觉到久违的、熟悉又新奇的幸福感,我要把这种感觉传染给大家。
|写作、编辑、装帧、售卖、推广……看了这部纪录片,我就像第一次认识书籍
看完《但是,还有书籍》,会发现:原来,书蕴含了这么多的情感和故事。当我们手捧一本书,我们是捧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创作、编辑、装帧、漂流、推荐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先说创作。创作是书籍的源头,也是人文类纪录片展示最多的故事,除了三位绘本画家的日常工作外,《但是,还有书籍》没有做过多详尽的展示,因为这个步骤在其他地方已经展示得足够多了。
第二道工序是编辑。知名出版社图书主编朱岳皓首穷经地做了10年的图书编辑,每天的生活都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还那样”。

时光流逝,39岁那年,一本名叫《寂寞的游戏》的小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从此以后,让他对于枯燥的工作日常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其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要做这本书,而且要好好做。”朱岳心里迸发出坚定的信念,但随后的整个过程,就像这本书,确实也很“寂寞”。公司营销宣传部门的同事们,也尝试给百余位读书爱好者推荐此书,但是却没人想读,更甚者直接拒掉。但是,好书它就是好书,不会被埋没。虽然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但是慢慢的便有媒体发觉了这本书,随后便在更大众化的地方做了推荐,无可厚非地被重新安排在了书店更醒目的位置。

朱岳就像一位淘金者。所有人都不看好那座山,但只有一位孤独的淘金者坚信那里一定有金子,最终岁月证明了他的选择。这样神奇的命运邂逅,岂不令人感动?
第三道工序是装帧。宁成春,是一位书籍设计师,也是一位书籍装帧艺术家,曾两渡日本学习现代书籍设计。

看这部纪录片之前,大多数人不知道:原来书籍装帧还是一门艺术,我们看到的不同的书籍封面,怪异的字体、抽象的图画,原来其中都有很深的内涵。书籍装帧艺术家就像电影的花絮导演,他们通过书籍装帧提炼书籍的内涵、美化书籍的卖相。这样的工作,既是一门手艺活,也是一门艺术。
这项艺术可以极致到什么程度?美国人薄英,20多年前,他手工制作了《桃花鱼》。这本书装在一个精致的木盒里,木盒由珍贵的木材制成(其中一个版本的木材是印度紫檀),纸张和印刷的墨水都是定制的很独特的材质。书做好后,翻开书本,不仅能读到诗歌、看到书法,还能闻到浓浓的书香。

这本《桃花鱼》收录了女艺术家张充和的诗歌和书法作品,张充和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一位,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诗歌、书法、昆曲的造诣都很高。《桃花鱼》的制作,也促成了美国人薄英与“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的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为了做好《桃花鱼》,薄英对中国诗歌、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深深的热爱。
《桃花鱼》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书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奢侈的艺术品,每册的售价高达数万;也是一段跨越年龄、地域和文化的佳话。而且,是散发着书香和文化光辉的佳话。
第四道工序是漂流。《但是,还有书籍》里,对于旧香居店主吴雅慧、开着书车上路的情侣LuLu和蜗牛,光是寻找二手书、出售二手书,也是一项充满幸福感的职业。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门职业,也是一幕精彩的人生,更是一段有趣的轮回。就像旧香居店主吴雅慧所说的:买书回来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卖出去的书,最终又从另外一个卖书人那里回来,我觉得整个轮回是很有趣的。
读书、卖书也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交流:lulu和蜗牛开着“书车”走过中国很多地方,不管到哪里,他们都受到欢迎,不管到哪里,他们都会迎来温暖的目光。就像《人生第一次》所说的:“读诗的孩子不砸玻璃”,带着书远行的人,也不会是什么坏人。

第五道工序是推荐。书籍的推荐在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一门产业,这门产业正搭着互联网列车快速飞驰,造就了很多的互联网新贵。
有趣的是:荐书的互联网新贵们,大多数推荐的是纸质书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读纸质书不仅有一种仪式感,也有助于深度思考。这种深度思考,它是电子阅读替代不了的。就像互联网读书栏目的博主杨早说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深度阅读都不可取代,它是人们认识生命真相,抵达世界深处的最佳路径。

2019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这个比率,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读过书,但是书籍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当今时代纸质书背后的故事,《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给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答案。看了这部纪录片,我就像第一天看到书籍一样,更多的是兴奋和新奇。
|读书类节目为什么火爆?简单的形式,深刻的四维空间
看完《但是,还有书籍》,突然发现一个现象:现代社会,静下心来阅读的机会越来越少,但给大家推荐书籍的节目却很多。那些读书节目里,触动心灵获得很高评价的节目也不少。
围绕着知名文化人梁文道的读书节目有两档:《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观众评价都很高。2018年,由一群老戏骨现场演绎推荐书籍的《一本好书》,也是现象级节目。央视的《子午书简》陪伴很多人长大,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为什么荐书类电视节目受到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对读书的向往,而且,这种向往明显是触手可及的。世界银幕剧作教学大师罗伯特·麦基认为:观众乐意在戏剧中欣赏可以实现的欲望。读书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很多人也许没法把一本书读完、读透,但他们至少可以把一本书买回来,读一部分。
作为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冷冷清清,没有复杂的镜头、也没有特效,一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它胜在故事性,绝大多数人都读过书,但却不知道书籍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甚至于自己也曾经触摸到故事的边缘却擦肩而过,比如书籍的装帧设计——很多人都亲手触摸过那些装帧设计,却不曾留意。这部纪录片,恰恰就像读书这件事,反流行、反潮流,看似冷清寡淡却自有千种风味。
看完这档节目的观众会惊呼:啊?还有这么有趣的读书故事,还有这么牛的书籍……当然,这档评分高达9.2的人文纪录片不仅仅是将书籍趣味化,它的高评分的原因还在于:在简单的拍摄下,展现了内涵丰富的四维空间。
这也是读书类节目的共通性:相比于其他的人文类节目,读书类节目看似形式简单,但其实在内容上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四维空间:第一维:节目中的书籍,书籍的内容;第二维:书籍作者的故事,就像第三集讲书籍创作者的故事,绘本画家蔡皋,她通过绘本,让孩子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也治愈了观看纪录片的成年人们。而蔡皋的人生,也是非常治愈。

第二集,中华书局的编辑俞国林,专注于古籍整理数十年,花费十三年,挖掘出版了《郑天挺日记》。这套丛书的主人公是郑天挺,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曾在西南联大任教,《郑天挺日记》不仅记录了他在西南联大的工作和生活,也是那段风火岁月的珍贵史料。看到这里,《但是,还有书籍》读者也会对这套日记感兴趣。
第三维空间是:书籍的流通故事。《但是,还有书籍》第二集讲“二手书的奇幻漂流”,其中的台北旧香居,蜗牛和lulu的“书车”,其实就自成一体,是完整的吸引观众的故事。
第四维空间:就是观众与这部纪录片的邂逅,观众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可能会被里边的风景、名人、被讲述者的声音所吸引。其实,大多数人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因为“胡歌配音”这个噱头。却没有想到,看了这第一集,就刹不住车了,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后记
你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读过一本书了?信息时代,当我们谈论读书,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志趣?《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通过讲述写书人、做书人、卖书人、荐书人的故事,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可谓精彩纷呈。
也正因此,这部没有什么拍摄技法,全部时长只有15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能够获得豆瓣9.2分的高评分,并被3.6万人标记看过(评分9分以上的国产纪录片,被标记人数排名历史第8)。
书与人之间,充满了奥义。《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来源自波兰作家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诗歌。诗歌写的特别美,特别是这最后一句“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这年代,读书是最节俭的消费,也是最奢侈的消费。所谓节俭:普通的一本书并不贵,可以用来消费(阅读)很久很久;所谓奢侈,在这个快消的年代,还能沉浸下来读一本书,不去想功名利禄,这很奢侈。如果你没有时间读书,看看这部讲书籍的纪录片,也不错。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1981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但是还有书籍《小感悟》
下一篇:但是还有书籍《一点小感想》
- 守护解放西《9.7分,这奇葩国综比深夜日剧还敢拍?!》 39,246
- 守护解放西《好多名场面呀》 25,649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第一、二集导演手记(第二集已更新) 21,828
- 但是还有书籍《值得学习的纪录片文案》 21,482
- 但是还有书籍《书籍信息》 17,721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书籍还有“我们”吗?》 13,745
- 守护解放西《捡尸、强奸、异装癖…这么不正经的国产片,还是头一次见!》 11,776
- 守护解放西3《写在每个“人间真实”的今天 一些在解放西第三季完结前所想》 11,092
- 守护解放西《感谢守护我们的所有人》 8,064
- 但是还有书籍33个镜头,论编辑工作的优美感与崇高感——第一集《书海编舟记》结构与细节详解 8,002
- 守护解放西《离开流量,还有什么?》 7,583
- 但是还有书籍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妙王国》导演手记 6,803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这片有毒!!!》 6,487
- 守护解放西《每集简介存档(严重剧透勿点)》 6,134
- 守护解放西《建议关闭弹幕食用效果更加》 5,394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观后感 5,184
-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书就希望它被看,然后呢?——《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观后随笔 5,135
- 但是还有书籍旁白文案整理:《但是还有书籍:1 书海编舟记》 5,128
- 但是还有书籍《书,就希望被人看。》 4,861
- 守护解放西3《这样抓马又让人深思的解放西,长沙人其实也很陌生》 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