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独家专访】《但是还有书籍》总导演罗颖鸾+制片人朱咪
2023-04-12 11:11:38 纪录片点评 2019 中国大陆 纪录片 剧评 但是还有书籍 电视剧
2019年12月11日,胡歌发了一条微博:“很喜欢《但是还有书籍》这个片名。第一次为纪录片配音,很享受这个过程。在此邀请大家一起观看由我配音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希望大家在快时代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指南。”
这条微博很快被粉丝疯转,也带动大量观众涌入B站。在播出几小时后,《但是还有书籍》的片头很快就被“为了胡歌而来”、“胡椒前来报道”这类弹幕霸屏。

与此同时,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另一片山头、文艺青年的聚居地——豆瓣网也有另一番风景。其中一直活跃于此的后浪文学部主编朱岳就发了一条豆瓣广播,表示自己也参与了这个片子。
拥有两万多粉丝,被豆瓣友邻亲切地称为“秃顶会会长”的朱岳,在豆瓣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豆红”,经他广播,许多豆瓣用户纷纷主动转发。在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但是还有书籍》在开播前就已经获得大量豆友的“想看”。在第一集上线播出的当晚,更是迅速地出现了五六篇优质长评。

而后,在经过近一个月的播出扩散后,《但是还有书籍》这部五集系列纪录片终于圆满收官。
不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部主打书籍阅读类题材的片子居然也在B站这个从ACG起家的二次元阵地收获了近600万的播放量,在豆瓣上它的评分更一直保持在9.2分左右,对于一部垂直向的纪录片来说,这无疑算是令各方都满意的一个结果。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同时也记录了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并为观众呈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与书有关的故事。
它的制作缘起是怎样的?它的“破圈”又代表着什么意义?阅读类题材纪录片是否会借此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前不久,带着这些疑问,DOCO热纪录也特意采访到了《但是还有书籍》的总导演罗颖鸾以及哔哩哔哩制片人朱眯,她们的回答或许能为我们了解这部纪录片提供更多有益的视角。
| DOCO热纪录 x 总导演罗颖鸾|DOCO:为什么会拍摄这样一部关于书籍的纪录片?
一开始还是因为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我平时就比较喜欢看书,也一直有关注书圈,有自己喜欢的作者、译者、编辑。一直以来都感觉这些人的生活很有意思,所以就想把他们的故事,以及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记录下来。

另一个原因也是觉得国内关于书籍的纪录片比较少,所以想尝试一下这个题材。其实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就做过一个纪录片叫《书迷》,但当时只做了4集,主题也比较有限,不管是从我们自己还是当时网上观众的反馈来看,都有点意犹未尽,就觉得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和故事值得拍,所以这次就想继续做这个题材。
DOCO:这次《但是还有书籍》与之前的《书迷》有哪些不同?
一方面可能是在题材上更加丰富多元了,因为做《书迷》的时候可能还局限于书圈,都是一些专业内容,这次我们就想打破过于圈子化、过于专业化的视角,尽量多做一些贴近大众和时代元素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书迷》每一集只有25分钟,受片长所限,在人物和故事上都挖掘的不够深入,所以这次的《但是还有书籍》也想通过片长的增加让人物更加丰满,除此之外,再就是增加了动画元素。
DOCO:《但是还有书籍》这个片名有出处吗?
刚开始策划的时候没有用这个片名,当时还叫《好书之徒》,但后来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过于书卷气,然后就一直在想别的片名。

那时我家里刚好有一套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的诗集,当时也没看过,就拆开看了一遍,其中有一首短诗就叫《但是还有书籍》,就觉得这个名字如果做片名也挺好的,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挺有余味的。后来跟其他人也说了这个想法,他们也都觉得挺好的,然后就定了。
DOCO:你们的制作周期是怎样的?
大概是在2018年10月的时候开始策划、立项,正式拍摄是从2018年底2019年初的时候,拍摄结束是在2019年的8、9月左右。因为播出档期也一直在调整,这部片子从策划到播出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DOCO:为什么请胡歌来做解说词配音?配音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胡歌是哔哩哔哩帮我们找的。因为现在国内纪录片配音的一个趋势就是相对于以前那种播音腔,可能会追寻更个性化的声音。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可能就找不同风格的配音。
比如《人生一串》就是陈英杰导演自己配音,他的烟嗓也比较符合那种江湖气。所以我们这个片子也是想找一个在气质和风格上比较搭的人。对于胡歌来说,一方面他是一个实力派演员,他的每一部戏都在坚持自己配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本人就挺爱说的。

他在以前的采访里提到过,说书籍陪他度过了人生的低谷期,帮他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同时他也有很多次被人拍到在业余时间看书的照片,那些书的质量也挺高的,所以最后综合考虑,我们就觉得他挺适合为这个片子配音的。
当时我们也是把全部五集片子的文稿和成片都发给他看了,他看完以后才答应给我们配音的,而且是免费的。
DOCO:现在的五集内容,是从编译、二手书、绘本、装帧设计、阅读方式这五个顺序去讲述的,为什么会选这五个角度进行创作?
因为书的流转与循环,它自身就有一个逻辑的,一本书从作者到编辑到设计然后再进入书店和图书馆被读者阅读,之后还可能流转到二手书店和藏书人手里,是这样一个循环模式,所以前四集的角度都是根据书的流传过程确定的。
最后一集的话,我们还是想在里面加入一些更贴近大众化的东西,我们希望在这一集里探讨一下书籍的阅读方式,同时展示当今时代爱书人的一些形象,我觉得以此做结尾也挺好的,可以让读者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思考。
DOCO:在人物的取舍和选择上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最开始调研的时候,就是一个广撒网的状态,每一集我们都会储备大概两倍的拍摄数量,反正至少会有七、八个人,都有相应的备选案例。

在筛选标准上,我们所选取的人物肯定是这个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不仅专业水平过硬,而且也是很有个性和人格魅力的那种人。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选择的人物都是对书籍怀抱热爱的,也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颗赤子之心。
DOCO:有没有那种最后没有用觉得比较可惜的人物或故事?
这种还挺多的。
比如翻译家黄灿然,他因为比较忙,所以就没有同意拍摄。还有一个是用36年时间编纂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老人车洪才,因为当时他身体不好,我们最终也没有拍成。还有第三集中的人物蔡皋奶奶,她与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其实也有很多故事,但都因为片长有限没有放进去。

除此之外,像范晔老师正在翻译的一本书《三只忧伤的老虎》,是古巴小说家因凡特写的,类似于哈瓦那夜店版的《追忆似水年华》(或《尤利西斯》),也是西语文学中很经典的一本书,还有像俞国林老师刚刚做完的一本书叫《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些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放进去。
包括本来还想拍多抓鱼的,但当时他们正好是库房在升级,所以也没有拍成。
DOCO:你觉得现在的播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了吗?有没有影响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观众?
现在的播出效果确实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一些。不管从哔哩哔哩500多万的播放量来看,还是从豆瓣1万多的点评人数、4万多的标记次数来看,包括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也超过了4000多万,这样一个热度在去年的纪录片里也应该可以排到前十了。

意料之外的观众可能就是吸引到了一些胡歌的粉丝,或者一些比较少看书的人。当然,这个片子的“出圈”范围还是有限的,因为这个题材还是比较细分、垂直的,所以观众群还是有所限定,我觉得主要观看人群还是对阅读、对书籍有一定兴趣的观众吧。
DOCO:你认为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报道,是讲韩国读书类节目的,他们就做了一个调查,说韩国去年的国民阅读量虽然有所降低,书店也越来越少,但是读书节目反而异军突起,各个电视台有好几档读书节目都受到了热捧,比如《书的命运》、《张东健Back to the books》、《时下书房》等。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共同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心浮气躁的时代里,可能大家真的会去寻找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片子,况且现在的纪录片也逐渐走向了分众化,所以我觉得在国内类似这样题材的片子应该会越来越多。
| DOCO热纪录 x 制片人朱咪|DOCO:这次哔哩哔哩和《但是还有书籍》的合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这部纪录片是由哔哩哔哩主出品,北京小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项目。也是由北京小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
DOCO:这个选题的价值在哪里?作为制片人在立项之初有哪些考虑?
关于阅读的益处,就不用过多强调了。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哪怕知道阅读好处多多,大部分人也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看一本书。这个项目就是通过拍摄有趣的形形色色的爱书人,召唤大家拿起想看的书,重新感受阅读的快乐与美好。

《但是还有书籍》的主题虽然是“书”,但它的最终落脚点却是“人”,是那些与书有关系的人。就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虽然主题是文物,但最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有着工匠精神的人。
因此,也许你爱阅读但很少读纸质书,也许你热爱读书但不爱被拔高或被道德绑架,也许你一点都不爱读书,即便这样都没有关系,因为《但还是有书籍》里面的人,也很有意思。
DOCO:在后期宣发中,你们有请到许多读书up主进行联合推广,这样的宣传模式有哪些好处?
在后期宣发的时候,B站同时上线了一个#想读就读#的活动,这个活动有幸邀请到逍遥散人、小圆脸、suelence、蜡笔和小勋等等热爱读书的UP主积极参与。

熟悉散人的小伙伴都知道,散人其实是一个在B站有341万粉丝的游戏/娱乐UP主,但他推荐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下面就有很多留言,因为散人的推荐,他的粉丝去耐下心来认真看了这本书,竟然真的读了下来,我觉得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我们就说希望利用UP主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大家找回读书的乐趣,这也符合B站“快乐分享,共同进步”的倡导。
DOCO:《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能给哔哩哔哩带来哪些显性或隐性的效益?
我们目前正在推进开设联名书店的计划,但这个事情还在进行中所以不方便透露太多,不过相信这是一个很好地带领大家从线上到线下阅读的新模式,你在片中被种草的书,都可能在线下书店看到,线下书店也会聚集一批爱书的人,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聚会的场所。同时片子相关的周边也在设计中。

隐性的话,可能就是一些奖项的鼓励吧,像今年我们就拿到了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网络纪录片提名。
DOCO:片子播完之后,有没有哪些东西是意料之外的?
大家对阅读的热情还是超越了节目组的想像,很多小伙伴积极踊跃地变身为课代表,每播完一集就会迅速列出本集书单,方便后面的种草阅读,而且仔细看评论你也会发现,这不单单是内容评论,更像是线上书友交流会,大家在评论里推荐喜欢的书,分享一切与书有关系的故事,非常有爱。
DOCO:阅读类的纪录片在中国并不常见,《但是还有书籍》也没有任何的广告招商,像这类片子如何在大陆市场实现盈利呢?
这一季更像是一个公益向的推广,能邀请到胡歌友情配音,所以没有任何的广告招商。因为阅读类纪录片相比于美食、冒险类纪录片在招商上难度更大,但是在文创产品的空间也更广阔,像上面提到的联名书店、联名周边等等,也都属于这一类纪录片的商业化新模式,当然,我们也还是在尝试、探索的阶段,希望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路。

DOCO:你们最初对这部片子设定的理想播放目标是多少?
现在的播放量跟我们预估的差不多,站内播放大概在600万左右,有42万的追剧人数,随着口碑的增加,优质纪录片的长尾效应也会逐渐凸现,这一类片子在冒险类和美食类纪录片的重重包围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DOCO:现在有没有考虑把这部系列片打造成一部纪录电影?
暂时还没有做纪录电影的打算,主要是出于内容和篇幅的考虑,因为每一个主人公都很精彩,导演对哪一个都舍不得做删减。
DOCO:你觉得这类纪录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觉得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大家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会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类纪录片会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对内容的品质和要求也更加关注,必须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我们的任务也更艰巨了。
DOCO:你觉得做纪录片领域的制片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我觉得首先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敏感性,能把优质内容从茫茫项目案中挑选出来;
其次是耐心,挑选到好的内容要对它尽心改造和完善,才能让这个项目变得更有特色更为突出,这是无数个日夜打磨的结果,没有耐心是做不到的;
然后我觉得是认真吧,从项目制作拍摄到上线,各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认真是十分重要的品质;
最后,我觉得是能熬夜吧,导演组、剪辑组都是夜行动物,要配合大家的工作,熬夜技能也是必备的,所以做完这个项目,我们都加入朱岳老师的秃顶会了,哈哈。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2125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但是还有书籍《随想》
- 守护解放西《9.7分,这奇葩国综比深夜日剧还敢拍?!》 39,246
- 守护解放西《好多名场面呀》 25,649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第一、二集导演手记(第二集已更新) 21,827
- 但是还有书籍《值得学习的纪录片文案》 21,482
- 但是还有书籍《书籍信息》 17,721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书籍还有“我们”吗?》 13,745
- 守护解放西《捡尸、强奸、异装癖…这么不正经的国产片,还是头一次见!》 11,776
- 守护解放西3《写在每个“人间真实”的今天 一些在解放西第三季完结前所想》 11,092
- 守护解放西《感谢守护我们的所有人》 8,064
- 但是还有书籍33个镜头,论编辑工作的优美感与崇高感——第一集《书海编舟记》结构与细节详解 8,002
- 守护解放西《离开流量,还有什么?》 7,583
- 但是还有书籍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妙王国》导演手记 6,803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这片有毒!!!》 6,487
- 守护解放西《每集简介存档(严重剧透勿点)》 6,134
- 守护解放西《建议关闭弹幕食用效果更加》 5,394
-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观后感 5,184
-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书就希望它被看,然后呢?——《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观后随笔 5,134
- 但是还有书籍旁白文案整理:《但是还有书籍:1 书海编舟记》 5,128
- 但是还有书籍《书,就希望被人看。》 4,861
- 守护解放西3《这样抓马又让人深思的解放西,长沙人其实也很陌生》 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