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难免《疼痛难免,然后呢?This is going to hurt, and then?》
2023-04-12 11:16:59 英剧点评 英国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喜剧 同性 疼痛难免
最后一集最后一幕,Adam穿着崭新熨贴的白衬衣,眼睛里也有了光彩,虽然毒舌仍在,但看着不再是前面六集丧到不行的模样。
这一幕之前,是Adam脱掉衣服跳进湖里,想必到最后一幕时,Adam也已经把自己的精神清洗了一遍,he survived.
同样在这一幕,Adam再一次“意外”帮助一名车里的产妇接生,但这一次,也是全剧中唯一一次,他的衣服没被弄脏,没有沾上任何不可名状的东西(相比之前的血迹、呕吐物、精液、灰尘等等)。我想这也暗示着,Adam之后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深陷环境的淤泥,轻易被周遭污染,甚至被吞噬。
所以,虽然最后一集看得我哭到不行,但我还是被这样的结局轻轻抚慰住了。
然而冷静下来后,我又开始反思自己的“被抚慰”,甚至开始警惕,这样的抚慰来得太容易了,就像Shruti哀悼仪式上那棵弱小的橡树,被随意栽下,日后不久就会被随意践踏。
本篇影评,我试着从Adam和Shruti两个人,慢慢道来我这份矛盾的观后感。
必须在「个体」层面才能理解的Adam有人觉得本剧主cp结局be了,因为Adam最后还是当回了医生。
但我想说,Adam让人讨厌并不是因为他是医生,而仅仅因为他是Adam,所以,我相信Adam和Harry一定会复合(能不能走到最后另说)。
因为Harry爱的,就是作为Adam的Adam,如果不是,那么在Adam当医生这两年里,二人早分手八百次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集当Adam兴冲冲地对Harry说自己打算不再做医生了,进而希望二人再尝试一次的时候,Harry反而拒绝了:I don't think it was that simple
是的,如果轻易归咎到医生这个职业上,Adam其实还是在逃避自己的性格缺陷,Tracy曾一针见血:如果你恨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你只是恨你自己(if you go round life hating everybody you meet maybe you hate yourself)
Adam是一个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人,他无法诚实地、安然地面对自己,因此也无法坦诚地、友善地面对他人。他自命不凡,居高临下,以为自己最聪明,以为自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if not all),以为自己很擅长工作……
这也是我很佩服编剧的一点,TA要写的并不是一个“和普通人不一样”的主角,TA要写的,就是一个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的人,会玩忽职守,会自高自大,会对下属不耐烦,会对上司阿谀奉承,会冷嘲热讽,会懦弱无能,不会做手术就是不会做手术,没有爽文反转,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
因此只看第一集的话会很容易弃剧,我看到有一条只给了一星的短评写道:在手术室接电话?雷死我了。
哈哈不妨对此深究一下。我们习惯了主角是不一样的,或神神叨叨,或不按常理出牌,在这样的先入为主下,无法接受“在手术室接电话”的背后,其实是对编剧的不满,觉得编剧为了塑造“不一样的”主角人设什么剧情都写得出来。
但编剧写这样的剧情,并不是为了写出Adam的不一样,编剧的本意是想说,对,Adam就是这么一个烂透了的人。
你觉得雷就对了。但不是编剧雷,是Adam雷。
而身为医生,只不过是把这种性格缺陷放大了。Harry完全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会对Adam说:being a doctor is who you are,扪心自问,你真的想放弃吗?
Adam沉默了:I don't think I can
接着Harry抱住他,轻声说了两遍:it's ok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还会有比Harry更好的男朋友吗?不会了,Adam你这个烂人真是走运。
必须在「机制」层面才能理解的ShrutiShruti真的。
这个人物是全剧最沉痛的、最让人意难平的人物。
第六集是Shruti大放异彩的一集,她彻底成长为一个能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成熟医生,甚至主角Adam在这一集都只能在她后面打下手,两个人的权力关系瞬间倒置。
但即便如此,这些所谓的“成长”依然没能挽回Shruti。
而我们之所以能把第六集发生的种种,理解为“成长”,是因为我们还属于“正常人”,我们作出的反应是主流价值下的反应。
但Shruti,她早就异化了。
这种异化早有端倪。还记得那对不幸胎死腹中的黑人夫妇吗,Shruti对他们的安慰是:你们其实不需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生命,它只是a bunch of cells
早在这个时候,Shruti就无法正常感知生命了。深陷在畸形的NHS下,自身也被压抑到心理扭曲,于是只能用更扭曲的方式拯救(解脱)自己。
但Shruti的异化源于何处?
比如源于她和顾问医生Miss Houghton的那番餐桌谈话,后者的直言不讳和冷酷无情,彻底浇灭了Shruti心底的希望,这些希望甚至还没来得及长出形状。
但还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因为如果只停留在这里的话,我们还是容易把它归结为工作环境的恶劣,那为什么Adam没有自杀?为什么Tracy没有自杀?
Adam当然没有自杀,因为他有一个愿意理解自己包容自己的男朋友,因为他更有一个良好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主流出身背景。
对比一下Adam和Shruti两个人居住的公寓,看到后者的时候,我忍不住就要落泪。
一张木板床,一张薄床单,床对面就是灶台,从来没有使用过,冰箱空荡荡,只有一盒过期的牛奶,厕所呢,一个杯子一根牙刷,我甚至没看到任何护肤品。
Shruti就是一个底层因素集合体的化身。
也许会有人说,Shruti至少上了大学,踏入了代表精英阶层的医生一职。但不妨把自己代入Shruti,当你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摆脱底层的路,却发现它背后的机制依然畸形残酷,依然牢不可破,这样的打击,往往更甚。
Shruti死于机制的恶,不仅仅是NHS的恶,也是阶层机制的恶,是移民机制,是性别机制的恶。
然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是不知道,相反,每个看完本剧的观众都能get到“Shruti死于机制的恶”这句话,但然后呢?
就像Shruti在医院的哀悼仪式,我本以为编剧会在这场戏上安排各种泪点,但实际上这个仪式充满陈词滥调,充满敷衍了事,甚至人们流的眼泪,也只是例行公事。
当Adam鼓起勇气问Miss Houghton,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个调查之类的东西。
Miss Houghton一如既往不屑一顾的样子,那你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
Adam立马怯懦了,what do we do now then?
well we all toddle off back to work don't we?
这就是Shruti的然后。
可悲吗?可悲。真实吗?真实。
但,就这样吗?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警惕自己被结局“抚慰”了的原因——因为这种“抚慰”,来自个人精神的刷新,而不是来自机制的变革。
这一个Adam改变了,但下一个Shruti呢?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电视剧其实最后也自我放弃了,停留在新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上。本剧前面铺垫的对环境机制的批判精神,最后也不过沦为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品。
最后。
看到一个影评说本剧的中文翻译“疼痛难免”不是很好,没有力度,建议改成“疼痛难忍”,直面剧中展现出的种种“疼痛”。
但我觉得“疼痛难免”很恰当,自嘲得很恰当。
难免嘛。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2811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疼痛难免《'i'm sorry.i really did try. '》
下一篇:疼痛难免《离去不比留下容易》
- 疼痛难免《一切燃烧殆尽,留下的是那一点渺小的理想主义——一篇很私人化的剧/书评》 15,304
- 疼痛难免《好感动好感动好感动好感动。》 11,584
- 疼痛难免《就是要拉踩 疼痛难免可能比绝对笑喷的机器翻译好一万倍》 10,180
- 疼痛难免《原来这世上有一种笑,叫苦笑》 9,403
- 疼痛难免《舒蒂的线很妙》 9,156
- 疼痛难免《每一集歌单(soundtrack): 很丧,很英剧》 7,113
- 疼痛难免《Who saves the doctors?》 7,104
- 喜鹊谋杀案《古典和现代推理的完美结合(无泄底)》 5,806
- 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难免疼痛》:翻译部分主创访谈 5,542
- 疼痛难免《不完全的滚曲整理》 5,322
- 喜鹊谋杀案《截图|不聊谋杀案,只欣赏美景!》 4,042
- 疼痛难免《痛!太痛了!》 3,492
- 喜鹊谋杀案《第七章 缺失的章节》 3,215
- 疼痛难免《笑,是疼痛的注脚。》 3,036
- 疼痛难免《难免疼痛,难得糊涂》 2,967
- 疼痛难免《It does hurt, so fucking much more than what I'm able to cope》 2,861
- 疼痛难免《疼痛难免,偶尔治愈》 2,793
- 喜鹊谋杀案《确实有点阿婆的味,尤其小说里的剧情部分》 2,781
- 疼痛难免《一些对Adam和Harry的关系以及结局的胡思乱想》 2,641
- 疼痛难免《关于Shruit的选择的猜测》 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