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没有标题》

2023-04-12 11:28:58 纪录片点评 中国大陆 纪录片 剧评 电视剧 2022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没有标题》

这季内容就像简介所说的,记录那些可爱可敬、对书籍怀抱热忱的编舟者、创作者、爱书人,着实也点燃了人们读书兴趣的小火花。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着实觉得b站好牛逼(可能自己太久没网上冲浪了),是我与时代脱节了吗?还是缺少对类似内容的敏感度?总之这类内容是现代人缺少又极度想要靠近的一类东西。

这部纪录片,我是极喜欢的,喜欢每个人身上发散出来的特质——专注、热爱、极致。所以,想借此机会试图总结一下,这些我欣赏的人,他们的共同特质,以及从这些光芒里领略到的一二。

我看到了什么?一些话语的摘录98岁的沈燮元说的5个字:“过好每一天”“阅读让许多读者,享受着一份形而上的愉悦,这是一种追寻自我的纯粹体验。” (顾晓军)“对自己未来的梦想,不用去准备太多,从零开始做,但是你必须要学会,你能付出。内心美才是真善美,人间的真善美,并不是那光秃秃的虚荣外表和假意的真诚,而是一点一滴对它的追随和执着。”(僧人久美)“毕肖普会说‘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在专注当中是对时间本身的一个克服,这是我曾经体会到的,最接近的,完全没有办法被剥夺的一种幸福。” (包慧怡)“放掉对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执着,从而换来对某一两项事的专注。”(朋友对老六的评价)“消失的鸽哨重新响起,推到的房子像竹笋一样重新拔地而起”(特稿记者 杨潇)——而现实是,如果没有人去留意,这些痕迹会非常自然地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忘记;但如果有人去做了这些,那么这个时代会因有这样的人的存在而感谢他们,让人们发现他们,以及这片本已被灰尘所掩盖的土地。“我的感悟是,当你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迷茫,无所适从,无方向感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发浪漫主义的昏头病,去隐居或是搞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会让你的心灵顿悟,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它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让你陷入更大的孤独和迷茫,对抗人生低谷的最好方式是积极入世,广结好友,最重要的是扎根于自己的内心,寻找最渴望的东西,然后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它。隐居应该是在直面自己并把控人生之后的怡然,而不是逃避现实的桃花源。”(某一集的观众留言)“说得太绝对了,我倒是觉得人生苦短,如果一个人陷入迷茫和虚无,那就说明他对现在的环境不满意了,出去走走并不是坏事。有时候外出时的一处风景,一个突发事件就能让人顿悟。逃离或许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但是能让喘不过气的人得到些许放松,这就足够了。有些人天生就擅长享受孤独,我希望,社会上所有人都能给予每个个体最大程度的尊重,哪怕他们看起来与我们的世界格格不入,只要他一辈子活得开心,就足够了。”(某一集的观众留言,回复上一条)我想到了什么?与书有关,跟文字打交道是我很喜欢的、安放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否这些:翻译、摄影、编辑、出版、漫画···这些爱好在一开始都是无功利的,也是十分耗费钱的(因为你要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报酬的工作,家人是否支持你?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自己是否还可以做得那么开心和义无反顾?)有些人很幸运,从幼小就开始与喜欢的东西打交道,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撑起了一片天;而有些人则需要负重前行,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梦想,是两者相互交织、错杂缠绕、和奋力生长的过程。我既然不是属于前者,那就直面现实然后再去托起梦想吧!有开始的早的,也有从26岁才开始的,所以似乎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是一个问题,有喜欢的方向才是重点。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是后来才能决定的,真正决定它是否有意义的,是你是否热爱和贯穿了一做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你觉得有意义才有意义,社会认为的意义,是外在的评价。跟着兴趣和热爱去做就对了。可是,目前还没有passion怎么办?····我的梦想、热爱所在?我并不能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它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种感觉,并非是某样具体的东西。热爱?这个在我此时此刻看来有点虚无的问题,它就如同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对我来说就蛮有吸引力的。“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我的行动?享受专注,寻找那一件能让自己专注的事物。“入世”和“出世”——我没有勇气去做一个完全出世的人,因为知道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天资和聪慧的头脑,也没有可以承托我的环境现实;我选择的是出世和入世的并行,如何入世?“损之而益” (把自己先减少然后才能有所收益。“损”的是那些所谓的名誉、地位、那些金钱外物,即虚幻的东西,那些你做好工作以后带来的结果;“益”的是你自己的工作,你扎扎实实做事。 .而“益之而损”就是你把外面虚幻的东西搞得很满,这就是把关系搞反了。)如何出世?享受无功利的审美快感,和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为什么对知识追求?知识?概念?道德?——通过真知- knowledge,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最大潜能。关关难过关关过。静下心来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前段时间总想着以“出世”这一说来抵抗一些现实的侵扰。现在看来,那样一种说法看上去更像是一种逃避的借口。而我现在,逐渐承认和乐于接受的事实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会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而且承认自己没有什么具体热爱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就是我所完全拥有的自己和这个生活,还有就是出世的那种感觉;但必须承认的是,我首先要入世才能使自己在以后尽可能地拥有出世的自由。 最近刚开始读《中国哲学简史》,觉得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是一个讲究融合为一的境界。他讲到中国的哲学不能说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他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这是一种“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化前”的精神,它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也是最现实主义的。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反命题依然存在,只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由此我联想到,太极图:“负阴抱阳”——阴在上,阳在下,这种特定配置所形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引起两者的对流、交流,就是所谓“冲气”。中国哲学认为的圣人,既入世而又出世。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事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成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今日新发现: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胆量不胆量,只是想去就去做了而已,比如剪超短发这件事。如果热爱一样东西,那你就会一定像影片中那些主人公一样,穷尽一切办法去刨根挖底。

64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4348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感谢还有书籍》

下一篇: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虽然世事纷扰,但是还有书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