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读书,终归是奢侈的事情》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怎么讲呢,整体来说是一个质量、设计、用心程度都非常高的一部纪录片。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只能够给两种人带来极大的震撼——一种是想看书又没时间看书的;第二种是有时间但对书籍没多大兴趣的。这部纪录片提供前者多种利用碎片阅读的方法,提供后者阅读书籍的动力。因而整部纪录片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比较浅显、比较启蒙式的形式(大概导演想要呈现的就是如此吧)。 其次,我看了五集之后,不免感到这个纪录片恰恰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看书的奢侈性(一为价格、二为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一个...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阅读教会我们独立思考的方式》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午后迟夏的一杯热茶,胡歌温柔磁厚的声音,从书页声中传来的油墨纸气和知识思想。整个纪录片看下来实在是太舒服了。 绘本的力量其实不是要求孩子们征服一个王国或者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它的力量是它总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现它的魔法。就像孩子们的心一样,像小草萌芽一样,只要孩子们的心灵被这样的事物润泽过,它真正的魔法才会产生,这样的魔法会支撑他们在最叛逆的时候,在心里有失败感的时候,在遇到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去支撑他们,去选择真正近乎心灵最光明事物的那一条路。” 当薄英的手指,摸过纸...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彩色的梦》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一位老师的分享:“我儿子他们最近有一个小作业,让他们写彩色的梦,他写的彩色的梦是:在一片大雪覆盖的森林里,有一丛篝火,篝火旁边有个帐篷,帐篷里有一个小花瓶,上面插着一枝花,这就是我彩色的梦。我就非常吃惊,我就说彩色的梦,难道不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吗?然后他说我觉得彩色就是,非常单调的颜色里面有一个颜色,那它就是彩色。” 这首诗触动我的点是:它不仅描绘出彩色的梦,还似乎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彩色的梦。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五彩纷呈,他似乎不再需要去追梦彩色。但当身...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感谢还有书籍》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一直微笑着看完全片,这些书籍背后的故事都足够精彩,我很喜欢。就像片中所说的,一本书你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它已经经历了三段故事,一段是它与作者之间的故事;一段是它与编辑、翻译、设计师和装帧师的故事;一段是它与读者的故事。以前我从没有注意过那些除了我之外的其他的故事,看完纪录片之后我了解到一本书被创作之后,它依然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才最终抵达我的手里。对这一切,我充满感恩。 爱书之人之间都会具有某种默契,所以看这本纪录片的时候,特别热爱里面的每一个匠人,他们在书籍的一生都以完全的...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奢侈》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书海编舟记:我很敬佩那些翻译,编辑,一本书的背后是可能是千万人的心血,他们看到作品眼里是会发光的,那种光芒闪烁令人向往。他们翱翔与作者与读者之间,游行于思想之州中。 5集每一集都介绍了关于一本书的不同的工作人员,编辑,翻译,设计师,也很感谢纸上的设计王国着一集让我体会到原来一本书的出版需要多少人的付出。以前我看书只会从作者和书名以及题材来评价,但是这部纪录片告诉了人们书的封面,书的插画,书选用的材质,书题的字体及设计每一个角落都是经典,都值得关注。不只是内容本身,一部书的完...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 简单的小记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2021年7月25日 记录一些看完纪录片想做的事情: 1)找周末去图书馆看蔡皋、松居直、熊亮的绘本 转自B站评论区: 一.本集中的绘本画家: 1.蔡皋。湖南长沙人,著名绘本画家。曾创作了《海的女儿》《李尔王》《干将莫邪》《六月六》《隐形叶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绘画作品。 2.松居直。日本绘本大师,著有《什么叫图画书》、《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 3.熊亮。中国知名原创...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到底需要记录什么》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纪录片到底需要记录什么 当时间抚平过往的惊心动魄,纪录提供链接目前节点和过往赤诚青春的渠道 当未经历的人试图去窥探他人小世界的精彩,记录架起不同语言小群体之间沟通的桥梁。 所以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常有一种泪目的冲动,看着有意或无意识的坚持经受住了岁月的洗礼。真正回到作出选择的当时,或许也没有“责任尽在我肩”的慨而慷的勇气,或许回到现在,也并没有我过去有许多了不起成就的自豪感,只是像献宝一般展示,这是我小小的一方天地,它是我对抗世界的工具,也是我沟通世界的窗口。 看着薄薄的一本...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不要忘了书阅读》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看了以后带给我很多思考。第二集中,“你或许不能回到那个时代,但你能借用一个物件感同身受进入那个氛围”一句话戳中我心,书籍就是桥梁,它可以沟通作者和读者、也可以带读者回到那个时代,而二手书还可以是读者与读者的沟通与共鸣。小学时候流连在图书馆,有时会在某一本书上发现上一个读者留下的笔记,也会发现里面夹着纸条,这便是小时候眼中的二手书。从纪录片中,对二手书的情感有了新的改变,就像藏书人所说:兜兜转转,几易其主,带着不同的记忆和故事,来到藏书人手中。二手书他比新书更有另一层面的价...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所有的书都希望被读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人为什么要读书》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人为什么要读书? 词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伟人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家人说:“知识改变命运”…… 老实说,我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单知道,地球有45亿年历史,中华有五千载文明,世界上有233个国家,而人生不满百。宇宙浩瀚,太多的思想需要我们去了解;星河璀璨,无数的灵魂等待我们来对话。 “因为山就在那里。”当有记者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冒着生命风险攀登珠峰时,他如是说。 有人流芳百世,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于我而言,读书不是爱好,是习惯。 一本书读完很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