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这部B站9.8高分纪录片,带你走出焦虑,爱上读书!》

2023-04-12 11:10:20 纪录片点评 2019 中国大陆 纪录片 剧评 但是还有书籍 电视剧

但是还有书籍《这部B站9.8高分纪录片,带你走出焦虑,爱上读书!》

到目前为止,这部片在豆瓣获得评分9.2,在B站评分9.8,播放量高达805.2万,追剧人数54.6万。

纪录片共有5集,每集大概30分钟,短小精悍。

该片适合谁看?适合那些对书有一定热爱的伙伴,也适合对书毫无兴趣的群体。看完总能从中找到些许力量,获得一些光亮,重新点亮对书籍的热情。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总能很便捷买到想要的书,但是否曾想过,便捷的背后,又是基于什么?

在第一集《书海编舟记》中,揭露了答案,讲述了编辑与译者在书籍背后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付出,才搭建起了跨越语言的桥梁,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以前,我是那个不会买二手书,也不会关注二手书的人。

但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源头书籍,都已绝版,这时我开始慢慢去关注二手书,而在一些二手书平台,往往还能找到原书,惊喜之余又充满乐趣。

在《二手书的奇幻漂流》这集中,讲述了旧书与读者,书店与读者之间的奇妙故事。

看完很想去台北的那家旧香居逛逛,也想体验载着一车的书,去全国各地旅行卖书的特别之旅,相信会特别棒,先好好赚钱哇~

很多人或许都有一颗想阅读的心,但又总会用没有时间,时间不够为由,一直搁置着,最后变得焦虑,如何破呢?

在《快速阅读指南》这集中,讲述了“地铁上的读书人”记录者朱利伟,B站读书up主小隐,以及“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阅读推广人杨早,他们各自的阅读故事,相信看完能很好的给大家带来解惑,并重新拥有开启阅读的勇气与力量。

每天的生活,也许平淡无味,一地鸡毛,但有书籍,总能给生活增添些许色彩,就看你是否愿意去看见。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对此的定义不同,其中收获到的,也不同。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说:

“我们希望以这个片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

片长有限,展示的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阅读图景的冰山一角,也无法道尽这些爱书人、做书人的有趣可爱,但希望我们的片子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在过去两年多来,我个人的阅读量并不多,比起那些一年读100本,200本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但在这个读的过程中,会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以便适应自身节奏。

过去两年多来,我将阅读方法提炼为——“四有进读法”。

所谓“四有进读法”,就是在四个不同阶段,拥有提升自己不同的阅读方法。

1)保量有输出

一开始读书时,我跟很多人一样,像丈二的和尚一样,摸不着头绪在瞎读。不会选书,不知道要怎么读,只能硬着往下读。

这个过程,很想放弃,但为了保证最初立下的日更目标,还是要有稳定的输入,才能持续输出。

所以那段时间,逼着自己一周读一本书,而阅读完一本书后,还要求自己去写书评。

这个过程累积下来的阅读收获,效果甚微,但好在慢慢培养了一个阅读的习惯,并且做到了随时随地都会阅读。

这第一个有,慢慢丰富了我的狭窄世界,看到了不同作者笔下的多姿世界。

2)主动有突破

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独自阅读,即使有输出,还是比较局限,而身处四线,人脉圈子又不广的情况下,怎么办?

我尝试开启了加入线上付费社群,同时,也去主动寻找当地的读书群体,也正因为有这个意识的转变,才知道了小悟龟24小时公益书吧的存在,进而慢慢链上这个群体。

因为圈子的突破,开启了新一阶段的阅读,跟一群人一起死磕打卡,培养好习惯。

在死磕中,坚持了大概一年的阅读笔记输出,这个过程,即使没有打卡相关项目,也会在背后坚持。

这第2个有的刻意练习,让我对阅读有了更多启发,会开始去做主题阅读,培养自己的选书能力,在阅读后跟不同的人分享。

这些点滴的微小改变,让我在阅读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3)对标有迁移

慢慢积累了一年多的阅读习惯,我开始提高阅读标准,不再杂乱无章的读,而会去对标榜样,并进行迁移。

比如说,我很认可粥左罗老师、李欣频老师等人,那么我会去把他们的书找出来,专门去做主题阅读,从他们的过往历史到现在,去一步步研究拆解。

这个过程,对他们的书以及思维认知,会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会选择对标他们,也是自己感兴趣,想深究某个方面,那么这个过程,会根据关键词,去从他们的书中,向上探索,进一步往源头方向走。

比如说,会特别留意他们反复提到的书,以及对他们自身影响比较大的那些关键人物,事件等,会再进一步去延伸。

这个过程,回看他们能有当下的这些改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且会更有体系去将其知识,迁移到自己身上,思考如何落地。

这个第3个有的阶段,让我学会找到一些不错的更多相对源头的信息知识,然后再根据这些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系。

4)提升有书单

不管是面对对标的榜样,还是其他牛人作者,阅读多了都会发现一个规律,他们优秀的背后,不仅有自己的方法论,还会有自己的独特书单,形成闭环系统。

看他们的推荐书单是一个学习,但毕竟,每个人的成长路径和真正需求,都不一样,如果只会复制别人的书单,可能即使从头到尾看完了,收获也甚微。

更进一步,要从0到1要想有一个跨步提升,还得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构建自己的专属书单。

要切记,可以了解别人在看什么书,但千万不要依赖于别人给你推荐书。

一开始,自己的个人书单,可能会比较模糊,但在一定阅读量后,当有意识去思考锻炼这方面的能力时,会慢慢清晰,也能提升阅读力,还会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系统。

比如我的书单,一开始可能不多,但会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去捕捉思考,分清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哪些书是值得略读的,哪些是更源头的书籍,是真正经典的书,值得反复悟反复用。

懂得一步步往这个方向走,内在的知识体系,才会获得有效提升。

不同阶段的阅读,让我更加懂得:

阅读,就是一种慢的能力,不怕当下读不好,不会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不忘初心,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去进阶,从而实现提升阅读力。

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好:

其实,很多我读过的书,很多已经忘了,甚至连书名都不能完整记起来。

但我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我读过的每一本书。

在这个快速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快速发展,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而阅读,或许不能一下子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效收益,但只要能持续去阅读,它会能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正如女钢琴家尼克拉耶娃所言:“书籍才是生活的加速器。”

但是,还有书籍。

好在,也有书籍。

读书日一年一次,成长日每时每刻。

我是飞霞,持续创作者 ,专注于读写行,撬动个人成长。若你在成长路上有什么好想法,欢迎跟我一起交流分享呦~

41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1960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但是还有书籍《幸好还有书籍》

下一篇:但是还有书籍《不期而遇的人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