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法庭《豆瓣9.1,韩国又拍了部逆天神剧》

2023-04-12 11:24:49 韩剧点评 韩国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犯罪 少年法庭

少年法庭《豆瓣9.1,韩国又拍了部逆天神剧》

“你为什么选择成为少年法庭法官?"

“只有一个原因——厌恶。我对于少年犯厌恶至极。”

镜头前,一位常年审查少年犯的法官,面对媒体的提问如是回答。这个回答对一位执法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允,但作为看客的观众却相当买单。

上周上线Netflix的《少年法庭》,开播不久即窜上高分档,成为近期不可忽略的佳作。这是继去年的《D.P:逃兵追缉令》后,又一部在豆瓣拿到过9.1分的韩国“神剧”。

回顾韩国影视过往的犯罪题材,其切入角度往往从律师或警察等一线职业入手,通过真实事件加成,结合每个职业的具体特点,总能制造出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

《少年法庭》则让以往负责高潮部分的法庭成为叙事主舞台,并在开端就制造了一种先声夺人的反差,令听过法官言论的人不禁会想:

一个对少年犯怀有偏见的人,能够做到司法公正吗?

这的确很矛盾,因为从纯粹的法理角度来看,法官的最大义务就是保证法庭的程序正义,以维持司法公正和权威;但面对受害者家庭遭遇的损失去谈少年犯应当获得的权利,似乎又违背了世俗人伦。

能将如此复杂敏感的话题搬上大荧幕需要几分勇气,根据韩国2020年公布的司法报告显示,韩国当年的未成年性侵案和诈骗案相较2019年有所上升,增幅达到惊人的35%和12.6%。

喜欢揭露现实的韩国影视人自然不会放过送上门的选题,于是才有了剧中精彩纷呈的针锋相对。

剧中主线剧情为观众构建了两位性格迥异的法官形象。

男法官性格温和,习惯站在少年犯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该群体中拥有不错呼声。女法官——也是回答媒体提问那位——为人刚正不阿,事业心拉满,虽毫不掩藏对少年犯的厌恶,却从未因此影响过她的判决结果。

在对待少年犯的问题上,两人无论从执法理念还是个人信念上都有极大分歧(虽然结果都是公正的)。男法官的换位思考让其代表的法律多了一丝人情,女法官的唯结果论,则让她代表的法律更多一些制度的冰冷。

法理和情理的反复较量中,《少年法庭》取得了一种巧妙的平衡。从二人审理的各类案件中可以看到,偏向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让法律失去公信力。

如果过分考虑每个加害人的立场,损害的就不只是遇害者的利益,还会让加害者反过来利用制度漏洞钻法律的空子;

但反过来讲,过度讲究程序上的正义,而忽略每起案件中起主导因素的人性变量,又会让法律成为僵硬的执法工具。

剧中的每个案例都在提醒观众,现实远非数学公式那样非此即彼,对和错的界限在社会中相当模糊,搞不好某起案件里看似违法的行为里,就包含着人性之光。

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尽可能公正的判决,无疑是对法官的业务能力提出极大挑战。好在剧中的两位法官拥有令人鼓舞的正义感,才让法院的每次审判得以最大程度的服众。

但,法庭终究是局限的,无论如何公正,它最多只能做到针对案例的公正,却无法扭转整个社会结构因不公带来的失衡。这个意义上讲,《少年法庭》与其说是一部关于少年犯题材的网剧,倒毋宁说是一部对社会抽丝剥茧的观察录。

就像法官宣判时所言,每桩不幸案件的背后都受环境因素影响。恶劣的成长环境,包含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故事中大部分少年犯出身于社会底层,其原生家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家长的缺席和不作为,以及针对少年犯或家庭成员的暴力事件,是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法庭可以将犯下错误的当事人绳之以法,却无法将施加给少年犯负面影响的原生家庭连带处理,其实就显示出法律的脆弱和片面,正如刚才所讲,法律只能修复局部错误,却对当下和未来的整体,缺少注定不可能全面的管控。

一场判决可以轻松让少年犯服刑赎罪,却未必能消除ta心中对法律的恨意,倘若本性不改,未来回归社会,ta依旧有重蹈覆辙的可能。

《少年法》颁布的初心,是为了给走上歧路的少年犯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却没办法挽救先天环境对人的永久性创伤。法官桌上永远有待处理的卷宗,犹如莫比乌斯之环的诅咒,反复证明着法律面对更广阔性社会机能缺失陷入的无能。

倘若一个社会并没有因为法律的出现而变得更好,则说明社会本身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刻。但从大方向看,这样的改革异常困难。

名校考卷泄露一案,面上说的是校园制度的管理缺失,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哪里是单纯的校园问题,往深了说其实全是社会问题的缩影。

无数报道都告诉我们,法官上司的小孩每天睡眠不到3小时并没在夸张,而是韩国教育如今疯狂内卷的常态。而之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阶级固化。

原本只是用来评判学习能力的升学考试,却成为决定人生轨迹的唯一标准。在一考定终生的氛围中,掌握优质资源的上层为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疯狂报班补习,甚至不惜抱团作弊,只为稳固后嗣的阶级地位。

作弊扼杀了底层通过考试实现阶层跃升的可能,也事实上造成了上层的资源垄断。后果显而易见,当底层看不到出路,便只能陷入持续性躺平,而人口的骤降和外流,也为国家长期的战略发展埋下隐患。

如此背景下,法律所承诺的公平就成为一种局部的象征,它终究无法改变社会整体的游戏规则。

尽管如此,法官们仍旧努力维持着属于个体的正义和尊严。

如果从功利角度出发,他们大可不必如此卖力。因为在韩国,从事类似业务的法官只有不到区区的20余人(法官总人数也仅有3300+),且这段经历并不会为跳槽律师行带来多大的收益。

但他们依然在坚持。

执法道路上,一位法官所经历的坎坷并不比普通民众更少,他们同样会面临来自官僚和同行的排挤,来自职场的权力滥用,甚至来自家人的不理解和疏远……

可他们仍旧选择了相信手中的法典,选择相信了邪不压正。

依靠他们,民众有了获得真相的权利。

和无所不能的漫画英雄相比,作为凡人的法官纵然能力有限,却是最接近英雄的斗士。

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看清了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意义。

也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撰文 / Zed

策划 / 轻年力量

46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3817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少年法庭《不仅是少年犯》

下一篇:少年法庭《虽然架空,但是是揭示了现实问题,引发思考的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