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让我们真正拥有书籍》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在我们哀叹实体书、实体书店衰落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坚守着这片书籍的土地。他们对书和其职业有着赤诚的爱,坚信纸质书的不可替代性,坚信好作品值得被看到,坚信人们的心底依旧有对阅读的渴求。 “生命之花不过是过眼云烟。多少花凋零了,连一点痕迹都不留,而结了果的却屈指可数,果实能成熟的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世上的果实还是足够的,可是我的兄弟,难道我们对这些成熟的果实不加理会,不闻不问,不去享受它们,而任凭它们白白烂掉吗?([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没有人看不...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没有时间被白费》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书海编舟记 编辑是发现新作者、传播推广新文学的人,把更多好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让更多作家有机会展露风采。编辑是在浩瀚书海中找到历史注脚的人,不经意的一个插图让他寻根溯源找到出版选题,长达13年的付出,只为让更多人看到这段珍贵史料。译者让我们这样不懂外语的人简便地体会到作者原来的语言环境和行文风格,好的译者不单意思贴近,氛围感也要贴近原著。有编辑才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书籍。 就好像《校对女孩河野悦子》《重版出来》中描绘的一样,作家负责写故事,编辑负责帮助它更好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但是还有书籍》是我近年来唯一一部没有开倍速看的影视作品。 太美好。 这是一部爱书人的圣典。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编辑和作者,创造书籍的人。 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书店老板,经营书籍的人。 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妙世界,绘本作者和推广者,(某种意义上)传承书籍的人。 第四集设计师的纸上王国,图书设计装帧者,装裱书籍的人。 第五集快时代的阅读指南,爱书的人,推广书籍的人。 看的过程中,觉得胸中满满,种草了一些书,产生了很多想法,关注了一些有趣的人。 作为一个爱书人,我从来没有想过...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幸好我们还有书籍》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最喜欢的是前2期,简短记录一下想法。 在第1期看到一句弹幕“匠人精神值得敬佩” 他们说编辑做的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正是他们的“锱铢必较”才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书籍。对每一个细节都多次检查,文化工作不容差错,绝对称得上是一种匠人精神。 范晔老师觉得越做翻译越拿不准,其实这正体现了老师在语言与文学方面的能力,无知者无畏,真正有学问的人只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学海真的广阔。 第2期有一段镜头是旧香居店主小姐姐坐在堆满书籍的仓库中,面对着镜头缓缓讲述一段买书的故事,隔着屏幕仿...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20220222】观影记录》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第1集 书海编舟记【编辑/文学翻译】 ■ 朱岳:后浪出版公司文学部主编【法务转编辑】,专注华语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推广以及推广本土原创文学。 推荐书籍:《往事与随想》、《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黄国峻被张大春称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 ■ 俞国林: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古籍整理编辑】 挖掘出版《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 范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系主任【文学翻译】 翻译作品:《万火归一》(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科塔萨尔)、《百年孤独》(马尔克斯首次授权中...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幸而还有书籍》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在看《但是还有书籍》,深深感动于朱岳会长心中那一点“十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片子而重新拿起书,重新点燃起对阅读的兴趣,那我们做这个也就值了”,致力挖掘好书,挖掘纯文学的理想主义;俞国林先生不辞奔走十三年为出版《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为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书籍就是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当他用细小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时,他的工作就有了无与伦比的意义。” 生命具神性,生活在人间,我们总需从两相对峙中寻找一个可以支撑的平衡...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原来书籍后面有这么多故事》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几个人的故事。 怎么一遍遍核对保证字的准确性,并表达出非现代文学书籍的故事,是编辑的故事之一; 怎么抓住成人、孩童的视觉思维而通过绘画呈现出所要表达的故事,是绘本的故事之一; 怎么在书籍的设计编排中融合作者的故事,是设计的故事之一; 怎么在书籍的印刷中融合作者的故事,是印刷艺术的故事之一; 怎么让书被更多的人看,是书的流转的故事之一; 怎么在时代变化中通过读书保持精神充实,是读者的故事之一…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太烂了,根本说的不是书》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怎么会这么高评分,看这个的应该都是不读书的人。二手书的价值观居然是封面好看吗?是不是珍藏版本。我真无语了。完全就是没怎么看过书。书珍贵绝对和谁的签名没关。书的价值在于他传递了什么,如何传递和表达的。就像班克西的作品如果离开了那个环境什么也不是。说的可能是废话大家可能很难理解吧。真心觉得bilibili做的纪录片都太浅了,希望越来越好吧。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做一个进击的快乐的分裂的编辑吧!》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中间一度有点眼眶发热,尤其是看到文学编辑朱岳老师在的那一部分的时候,觉得那就是自己在没有做编辑之前对编辑的想象,这种想象扔持续到现在。 这次,终于不再是《编舟记》,不再是《重版出来》,不再是《校对女孩河野悦子》,是真实的我们的出版业纪录片。 刚看了第一集,有点出乎意料。 “精神恍惚”的文学编辑朱岳老师丧燃的开头瞬间好感;中华书局的俞国林老师又把视野拉回到印象中一丝不苟老编辑的样子;第三位不是编辑本编,却是与书的出版密不可分的角色之一——译者,出镜的当然也是见到就要惊呼“啊...

查看全文

但是还有书籍《抛砖引玉介绍下相关书籍的出版情况(E1)》

2023-04-12 纪录片点评

我也是业余读者,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了,算作抛砖引玉,展开一张阅读地图。等待业内大佬指正和详细介绍。 首先科普下民营出版公司,譬如这一集提到的后浪,以及下文将提到的新经典、理想国等。看书要看出版社这句话在十几年前没问题,现在就不能说正确了。除了中华书局、上海译文出版社这些国营单位外,许多好书都是由民营出版公司编辑出版发行,但是由于只有国营出版社可以拿到书号出版,所以它们必须与出版社合作(譬如新经典常常与南海出版合作)。多数时候出版社只起到卖书号和做审查的作用,在版权页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