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切割术《年度神剧,网飞看了都认》
2023-04-12 11:17:08 美剧点评 剧评 电视剧 2022 剧情 悬疑 惊悚 美国 人生切割术
相信对很多社畜而言,将工作和生活分开,是一直以来的愿望。
今年,Apple TV+出品、本·斯蒂勒导演的原创剧集《离职》(又名《人生切割术》),就在剧中将这一心愿变成了现实。
然而,它会是打工人的福音吗?

一、分离手术
一名女子在会议桌上醒来,她面前放着一只音响。
音响中传来五个问题:
你是谁?
你出生在美国的哪个州或领地?
说出任意一个美国州或领地的名字?
伊根先生最喜欢吃什么早餐?
你母亲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女子只答出了第三个问题,但她获得了满分。

诡异,但在《离职》的世界中却完全成立:女子名赫莉(布丽特·洛薇尔 饰),这五个问题是她的入职测试。
能回答问题三,证明她的常识还在,不能回答其余四题,证明关于她自己的记忆已经消失。
初入职场,她如同一张白纸,接下来,她的记忆中将只有工作。

赫莉入职的是卢蒙公司,一家“大厂”。
这里的员工不知道公司到底有多少部门、多少业务,只是被圈囿在自己的工位上。
要入职卢蒙赚取高薪,必须接受分离手术,对时间认知感进行分割。

什么意思?
就是将工作和生活的记忆彻底分开,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关于工作的记忆,反之亦然。
这一手术不可逆,意即永远无法恢复到术前状态。
作为问世时间仅仅三年的新兴流媒体,Apple TV+目前的竞争利器之一,就是这一类“高概念原创节目”。
《离职》中的分离手术,显然符合Apple TV+的高概念风格,而且这种概念离我们目前的心理愿景太近,因此极具现实影射意义。

有了概念,如何展开,才是一部剧的重点。
赫莉所在的部门是“宏观数据精检部”,部门共四人,其中包括新晋主管马克(亚当·斯科特 饰)。
身为老员工,马克对“分离”有更深的体会。
比如,无论你在公司外如何沮丧、难过,只要进了公司电梯,眼睛一闭,记忆切换,你就会立刻化身为热血打工人;

而当你工作不开心,想让公司外的自己提出离职,对不起,公司外的你根本不会知道这种需求。
如果想夹带相关信息出公司,电梯里的“编码识别器”也会立即将之截获。
乍看,分离技术尊重了员工的私生活,其实,只是公司榨取员工价值的进阶手段。
在公司,员工的记忆中永远只有工作,即使朝九晚五,也会如赫莉所说,“我永远无法离开这里了”。

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写过一篇惊悚科幻小说,名《思动》——
未来,交通发达到可以将一个人在起始站解体,再在终点站重新组合,用时不超过1秒,前提是,过程中乘客必须被催眠,处于无意识状态。
一名小孩好奇中间会发生什么,于是闭气躲过了催眠,抵达终点站时,他瞬间头发全白,并戳瞎了自己的双眼。
原来,在清醒的状态下“思动”,如同亿万年时间一直面对着一堵墙。
《离职》中的工作状态,虽未如此可怖,但记忆那种永远的单一感,也相差无几。
永远无法离开工作区域,就犹如眼睛永远无法从那堵墙移开。

更可怕的是,卢蒙公司会篡改员工的记忆。
马克的额头被赫莉打伤,下班后,马克得到一张公司的纸条,上面告诉他,他的伤是因踩到投影仪滑倒所致。



表面上,分离手术不过是让员工拥有两套互不干涉的记忆,其实,这给了公司操纵员工记忆的空间。
公司可借此随意控制员工,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人类社畜就“进化”成了机器社畜。

二、工作迷宫
《离职》是一部美学风格强烈的剧集。
主要体现在构图和色温两个方面。
它的构图对称、工整,多用全景展现几何图形般的画面。
色温则十分阴冷,不像北美风格,反而有北欧之味,剧中的灯光,尤其是工作部分的灯光,几乎全是白炽灯,视野之中没有任何温度。


这既是Apple TV+剧集彰显独特风格的证明(以此区别于Netflix、Hulu等流媒体作品,提升辨识度),也是导演本·斯蒂勒建立个人美学的尝试。
重点更在于,剧集意图借此传达卢蒙公司工作的性质。
生活中的马克,往往驱车或行走在极为对称的环境中,房子、丛林、花坛……都左右各一,没有其他布局。
美,然而单调,寓意马克即使回到私人生活中,他的生命也已被规整得毫无变化可言。
回到公司,剧集往往不考虑叙事节奏,不厌其烦地让员工在公司漫长而曲折的走廊中行走,这种处理,使整个工作区域如同迷宫,员工再怎么走,都身处迷宫之中。

而生活和工作环境统一的低色温,则进一步渲染出员工的机械化和去感情化。
对应这种表达,第二集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情景:
夜晚,马克和妹妹驱车会友,两人不咸不淡地交谈,路边的树影不断以黑暗的图像,交叉掠过车窗,甚至隐隐笼罩两人的人影。

这一场景,仿佛工作的迷宫在马克的记忆中被抽象化,阴暗、全面、无法摆脱,但马克却浑然不觉。足见这份工作、这种分离术,已潜移默化至马克人生的方方面面。
分离,导致更深的融合,甚至占领。
除此,精检部的工作环境还有一个恐怖之处——没有窗,一扇窗户也没有。
这映照了他们的工作内容,在一堆数据中挑拣出问题数据予以回收。
至于这些数据是什么,回收又代表什么,他们无权知晓。

所以,构图、环境、色温、布局、内容,关于工作的所有,都指向一点,即封闭。
所有底层员工,都被封闭在迷宫中。
三、极端人生
《离职》虽然节奏慢,但也抛出不少具有冲击力的悬念。
如卢蒙公司的业务到底是什么,性质是白还是黑;公司高层为何没有进行分离术;目前唯一离职成功的员工是否真的回到了术前状态,他离职的过程是怎样;反分离组织和卢蒙的关系是什么……
种种悬念,其核心都是对“极端”的探讨。

首先看公司。
表面看,卢蒙的企业文化温情、宽松,如新员工入职,大家会拍新的合照,吃水果蛋糕庆祝,集体参观“永恒区”(公司文化展示区)。
其实,卢蒙追崇的是对员工的极权统治。
赫莉在离职申请被驳回后,激情暴走试图强行离开公司,结果被管理层请去忏悔。
阴暗的房间、刺眼的灯光,赫莉朗读着公司拟好的忏悔词,被判缺乏感情,重读,还是没有诚心,再次重读……

整个场景并无体罚,但那种对情感的精准要求、对精神的肆意凌虐,处刑感极强,恍然令人想起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极权规训。
再看员工。
剧中,每个人选择进入卢蒙的原因不同。
马克,挚爱之人离世,他进入公司,是为了在每天工作的八小时内,完全遗忘这份痛苦。赫莉进入公司,则单纯为了一份工作。


无论何种原因,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入职的一刻起,他们就选择了一种极端人生,完全没有生活,或者完全没有工作。
这种选择,抛弃了缓冲地带和模糊区域,人生当然更锋利,但伤害也随之而来。
2010年,泰国《鬼影》主演爱华灵咸推出了一部爱情片《永恒》,片中,侄子和婶婶互生爱意,事情暴露后,身为富商的叔叔命人以铁链将两人拴在一起。
“既然你们如此相爱,那就永远不要分开吧”,两人狂喜,刚开始日日欢愉,时间一久,便开始各自厌恶,最后竟走到生死伤害的地步。

这一故事,传达的是爱之极端。再深的爱,都要留有空间。
而在《离职》中,恰恰通过分离术制造了完全相反的极端,即不但留出空间,而且让这空间永远横亘在生活、工作之间。
两种不同极端,都导致了人生的悲剧,唯有避免极端,才能让生活回归常态。
所以,如果将你送进《离职》中的未来,你还愿意接受记忆分离吗?
作者:admin
链接:http://90998.net/cms/detail/index.html?id=2829
来源:小说天天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人生切割术《这是一部有关打工人的科幻剧》 5,442
- 人生切割术高分美剧《离职》(Severance),类似于《黑镜》的科技惊悚剧 5,056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痛苦也别有趣味的世界就是没有痛苦的世界(更新至E08)》 5,020
- 人生切割术《片头就已经揭露了谜底》 4,959
- 人生切割术《【离职】第5集 12000字我解开了所有谜团!》 4,087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最喜欢的第八集-吹爆Lenny Bruce》 4,067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聒噪,非常聒噪》 3,946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女性主义内核的剧本竟然还有人公开指责女性不能有穿衣自由?》 3,587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美剧推荐|这部一言不合就敢开车的女主剧,终于要来了……》 3,456
- 人生切割术《996的凶残形态,看得头皮发麻》 2,742
- 人生切割术《神剧潜质,Apple新剧不负众望》 2,595
- 人生切割术《这部新出的惊悚美剧,也太应景了》 2,552
- 人生切割术《人生切割术》:是自由还是奴役,是祝福还是诅咒? 2,088
- 人生切割术《科幻剧的最高形态:哲学向心理惊悚》 1,971
- 人生切割术《不用植入芯片,就已如被切割》 1,816
- 人生切割术《年度神剧,网飞看了都认》 1,649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向男权世界宣战,麦瑟尔“们”终将胜利》 1,596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E1、E2 逆来顺受》 1,540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E03戳到了我喜欢这部剧的点》 1,471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四季《由于被隔壁楼主拉黑,只能重开一章谈第一集安排女主脱衣的戏份是否在宣扬女性的穿衣自由》 1,378